金庸作品集(簡體新版)_第476章 鹿鼎記(226)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韋小寶心想:“這位明朝天子的末代子孫他殺就義,有五個老婆跟著他一起死。我韋小寶如果他殺,我那七個老婆中不知有幾個相陪?雙兒是必然陪的,公主是必然恕不作陪的。其他五個,多數要擲擲骰子,再定死活了。小郡主與柔姊姊對我很有至心,多數也誌願陪死。荃姊姊待我挺好,阿珂好難說。方怡擲骰子時定要作弊,叫我這死人做羊牯。”

韋小寶笑道:“如能再過那樣的日子,你開不高興?”施琅道:“那天然高興啊。今後皇上派了大人軍國重擔的大差使,卑職還是要討令跟從大人的。”韋小寶點頭道:“那很輕易,你要跟隨我,聽我談笑話,半點兒也不難。我們明天就一起去台灣罷。”

韋小寶搖手道:“不打緊,不打緊。國姓爺是位大大的豪傑豪傑,皇上瞧在國姓爺的麵上,才封他孫子做個一等公。單憑鄭克塽本身的本領,隻好封個一等毛毛蟲罷了。”

韋小寶回入內堂,提及如何攔住施琅的話頭,總之是不讓他自誇取台的軍功,六位夫人聽了都感好笑。隻要阿珂冷靜無言,心想當年如果嫁了鄭克塽,勢須隨他一同被俘,去了北京,亡國妾婦,不免大受屈辱。當日見鄭克塽乘小艇分開通吃島,於他存亡存亡就已渾不體貼,此時聽到他失國降敵,更不在乎下,回想前塵,本身竟能為他風采麵貌所迷,明知此人是個冇骨頭、冇出息的紈袴後輩,本身偏生就如瞎了眼睛普通,對他一往情深,現在想來,兀自深感羞慚。

施琅率海軍攻台,鹿耳門水淺,戰船不能駛入,在海中泊了十二日,正自無計可施,俄然大霧彌天,潮流大漲,清軍戰船一起湧入。台灣高低無不大驚,都說:“當年國姓爺因鹿耳門潮漲而得台,當今鹿耳門潮流又漲,天險已失,這是天意使然,再打也冇用了。”

林興珠道:“鄭太師去世的動靜傳到台灣,國姓爺怕擺盪軍心,說道這是謊話,不得輕信,但是據親兵說,國姓爺常常半夜裡痛哭。國姓爺又對陳智囊和幾位大將說,黃梧這幾條戰略果然暴虐短長,幸虧是東征台灣,不然十餘萬雄師畢竟不能在金門、廈門安身。當時我們圍攻已久,紅毛兵幾次想突圍,都給打了歸去。因而國姓爺傳令下去,過年之前定要攻陷熱蘭遮城。”轉頭問洪朝:“是十一月廿三日那天總攻,是不是?”

康熙派那彭參將帶兵保衛通吃島,事前曾有嚴旨,決不能讓韋小寶及其家人離島一步。彭參將腦筋並不甚靈,也冇多大本領,但對皇上的聖旨,倒是連殺他十七八次頭也不敢有涓滴違背。康熙要他緊緊的看管,他便緊緊的看管。韋小寶要取彆性命,原隻是舉手之勞,但就算將這五百零一名看管的兵將殺得乾清乾淨,冇有船隻,畢竟不能離島。洪林二人是海軍老將,弄船飛行,必有本領。

施琅神采慘白,離座深深一揖,說道:“韋爵爺,大人不記小人過,卑職荒唐,甘領懲罰。不過自主為王、裡通本國甚麼的,卑職決無此意。卑職一心一意的為皇上著力,忠字當頭,決無貳心。”

韋小寶道:“伍子胥的故事,我倒在戲文裡看過的,有一齣戲伍子胥過昭關,一夜之間把頭髮嚇得白了,是不是?”洪朝道:“是,是。爵爺記性真好。”韋小寶好久冇聽人說故事了,當下問起伍子胥的前後事蹟。可貴這洪朝當年考過秀才,固然冇考上,肚子裡卻實在有些墨水,因而一五一十的詳細說了。韋小寶聽得津津有味,說道:“我在這荒島上,實在無聊得緊,幸虧兩位前來給我說故事解悶。最好你們多住幾天,不忙便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