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作品集(簡體新版)_第478章 鹿鼎記(228)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來到祠中,昂首看時,隻見鄭勝利的泥像端坐椅中,臉形橢圓,上唇、下唇及下顎均有短短黑鬚,雙耳甚大,但眼睛藐小,眉毛彎彎,很有慈愛之意,並無威猛豪放的豪傑氣勢,韋小寶非常絕望,問從官道:“國姓爺的邊幅,當真就是如許嗎?”林興珠道:“這泥像和國姓爺本人是挺像的。國姓爺是讀書人出身,固然是大豪傑、大豪傑,邊幅卻高雅得很。”韋小寶道:“本來如此。”見塑兩側各有一座較小泥像,左女右男,問道:“那兩個是甚麼人?”林興珠道:“女的是董太妃,男的是嗣王爺。”韋小寶道:“甚麼嗣王爺?”林興珠道:“就是國姓爺的公子,繼任為王爺的。”韋小寶點頭道:“啊,就是鄭經了,跟鄭克塽這小子倒也有些相像。我師父陳智囊的像呢?”林興珠道:“祠堂裡陳智囊冇有像。”韋小寶道:“這董太妃壞得很,快把她拉下來,從速叫人去塑陳智囊的像,放在這裡伴隨國姓爺。”

過得數日,韋小寶叮嚀備了祭品,到鄭勝利祠堂去上祭,要瞧瞧這位名滿天下的國姓爺到底是如何一副模樣。

韋小寶道:“那為甚麼?”施琅道:“上諭令卑職籌辦棄守台灣事件,將全台軍民儘數遷入本地,不準留下一家一口。卑職向傳旨的使臣叨教,本來朝中大臣建議,台灣孤懸外洋,易成盜賊淵藪,朝廷節製不易,若派雄師駐守,又多費糧餉,是以決意不要了。”

索額圖道:“皇上說你得知以後,必然非常歡樂,公然不錯。兄弟,羅刹鬼自順治年間起,就占我黑龍江一帶,勢道非常猖獗。先帝和皇上寬弘大量,不予計算。那知羅刹鬼得寸進尺,占地越來越多。遼東是我大清的底子地點,如何能容鬼子威脅?現在三藩背叛和台灣鄭氏都已蕩平,天下無事,皇上就決意對羅刹用兵了。”

施琅急道:“大人明鑒,施琅如果擅自取了台灣一兩銀子,此次教我上北京給皇上千刀萬剮,淩遲正法。”韋小寶道:“你本身要做清官,可不能大家跟著你做清官啊。你越廉潔,人家越輕易說你好話,說你在台灣拉攏民氣,企圖不軌。這麼說來,你此次去北京,又是兩手空空,甚麼禮品也不帶了?”施琅道:“台灣的土產,比如木雕、竹籃、草蓆、皮箱,那是帶了一些的。”

韋小寶調集文武官員,說道:“施將軍此次上京,是為眾百姓請命,倘若不勝利,大夥兒都要家破人亡。這請命費,莫非要施將軍一個兒墊出來不成?各位老兄,大師從速去籌措籌措、分攤分攤罷!”

施琅肚裡悄悄好笑,心想:“甚麼通吃伯、通吃侯,都是皇上跟你尋高興的,隻當你是個弄臣,全無尊敬之意,就算改成垂釣侯,又有甚麼好聽了?”口中卻道:“自古道漁樵耕讀,漁翁排名第一,讀書人排在第四。垂釣公、垂釣王的封號,可比狀元翰林高貴很多。”

施琅居官廉潔,到台後未曾向官方取過金銀。現在韋小寶接辦,第一道號令卻便是大征“請命費”。台灣百姓聽到內遷的動靜後,正自民氣惶惑,得知施琅依了韋爵爺之計,上京為百姓請命,求不內遷,這筆“請命費”倒是誰都出得心甘甘心。幸虧台灣官方富實,隻半天工夫,已籌到三十餘萬兩銀子。韋小寶命官庫墊款六十餘萬,湊成一百萬兩,又指導他何人必須多送,何人無妨少送。施琅感激不儘,到當晚初更時分,這纔開船。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