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中國和本國所訂的第一份條約。因為康熙籌劃精密,儘力以赴,而所遣職員又非常得力,是以尼布楚條約劃界,中國大占便宜。約中規定北方以外興安嶺為界,當今蘇聯之阿穆爾省及濱海省全數地盤儘屬中國,東方及東南邊至海而止。兩邊議界之時,該地區原無歸屬,中國所占之地亦非本屬羅刹,但羅刹已在本地築城殖民,簽約後被迫撤退,實為中國軍事及交際上之勝利。約中劃歸中國之地盤總麵積達二百萬方千米,較之本日中國東北各省大一倍不足。此約之立,使中國東北邊疆獲致一百五十餘年之安寧,而羅刹東侵受阻,侵犯野心得以稍戢。自康熙、雍正、乾隆諸朝而後,滿清與本國訂約,無不喪權失地,康熙和韋小寶當年大振國威之雄風,不成複得見於後代。(按:條約上韋小寶之具名怪不成辨,後代史家隻識得索額圖和費要多羅,而考古學家如郭沫若之流僅識甲骨筆墨,不識尼布楚條約上所簽之“小”字,致令韋小寶大名埋冇。後代史籍皆稱簽尼布楚條約者為索額圖及費要多羅。古往今來,知世上曾有韋小寶其人者,惟《鹿鼎記》之讀者罷了。本書記敘尼布楚條約之簽訂及內容,除觸及韋小寶者係彌補史乘之遺漏以外,其他皆按照汗青記錄。)
兩名羅刹隊長不敢多問,領了木箱而去。這口大木箱重逾千斤,自尼布楚萬裡迢迢的運到莫斯科,一起之上,實在勞累。
好官氣色車裘壯 獨客表情故舊疑
當下韋小寶在四份條約上都畫了字,在羅刹文那份條約上,中間那一向畫得更加龐大,然後費要多羅、索額圖、俄方副使等都簽訂了。中俄之間的第一份條約就此簽訂完成。
韋小寶得索額圖和佟國綱講解,知條約內容於中國甚為無益,割歸中國的地盤極其泛博,遠比康熙諭示者為多。條約共為四份,中國文一份,羅刹文一份,拉丁文二份,訂明兩邊筆墨中如成心義不符者,以拉丁文為準。
韋小寶歎了口氣,說道:“你如許果斷,我隻好讓步。不過我警告你,待閒談到分彆版圖之時,我是決計不會隨便讓步的。我們一尺一尺、一寸一寸的來還價還價。”
當下侍從磨得墨濃,蘸得筆飽,恭請中國首席欽差大人具名。
當晚大張筵席,道賀約成。費要多羅兀自擔憂,不知前去偷襲莫斯科的清兵是否即行召回,不竭以言語摸索,韋小寶隻假裝不懂。
他先到篷帳。不久韋小寶、索額圖、佟國綱等清方大官也即達到。韋小寶見對方不帶衛隊,因而命保護的藤牌手也退了歸去。
費要多羅決計讓步,索額圖怕大事中變,也不為已甚。但條約筆墨謹慎,兩邊教士一一譯成拉丁文,反覆商討,也費時甚久。到第四日傍晚,“尼布楚條約”條則六條全數商妥。
韋小寶吃了一驚,更聽得聲音非常熟諳,側頭瞧去,隻見一條大漢從屋簷下竄到街心,指著他破口痛罵:“韋小寶,你這千刀萬剮的小賊,好好的漢人,卻去投降滿清,做韃子的嘍囉主子。你害死了本身師父,殛斃好兄弟,本日韃子天子封了你做公做侯,你繁華繁華,神情活現。你奶奶的,老子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在你小賊身上戳你媽的十七廿八刀,瞧你還做不做得成烏龜公、甲魚公?”這大漢上身赤膊,胸口黑毿毿地生滿了長毛,濃眉大眼,神情凶惡,恰是當年照顧韋小寶來京的茅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