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武暑中閒坐
崇禎道:“五年複遼,便是方略,朕不吝封侯之賞。卿其儘力以解天下倒懸之苦!卿子孫亦受其福。”袁崇煥謝恩歸班。崇禎暫退少憩。
閒坐了無事,安排去作詩。
趙率教轉怯為勇,自見敵叛逃到拚死守城,自畏縮不前到苦戰二十四日,到厥後更在保衛北京之役中血戰陣亡,終究在汗青上與滿桂齊名,成為當時的兩大良將。他這個嚴峻竄改,非常凸起的證瞭然袁崇煥的帶領才氣。
袁崇煥在報功的奏章中,力稱功績最大的是滿桂。[66]他和滿桂向來很有定見牴觸,但在奏章中力稱寧弘遠捷以滿桂之功居多,可見光亮磊落,至公忘我。
皇太極清算好了軍隊,轉而去攻寧遠。
這一仗大捷,葡萄牙的紅衣大炮是有功績的。明朝這時本來已擯除了葡萄牙人的上帝教布羽士。布羽士波爾、米克耳兩人見到明清交兵,有機可乘,便策動澳門的葡人,嚮明朝供應軍費和炮手。明朝因而派遣已擯除了的教士。本來奧妙佈道變成了公開,多量葡萄牙教士和炮手進入中國。[67]厥後中國在本國教士和技師指導之下自行鑄炮。所鑄成的大炮也封了官,稱為“安國全軍平遼靖虜將軍”,還派官祭炮,請將軍發威破敵。滿人要直到數年以後,才因投降的明人之助而開端鍛造大炮。
最嫌吟未穩,鸚鵡已先知。
皇太極聽到這個動靜,當然是大喜若狂,而聽到加給袁崇煥的罪名與考語竟是“老氣”兩字,恐怕大喜之餘,卻也不免驚詫很久吧?袁崇煥如許的人竟算“老氣沉沉”,卻不知誰纔是“活力興旺”?
這個十七歲的少年天子不動聲色的對於魏忠賢,先將他的翅膀漸漸清算,然後逼得他他殺。這場權力鬥爭措置得非常傑出。
他在回廣東故裡途中,顛末大庾嶺時寫了一首詩,感念天啟對他的知遇之恩。[71]貳心中明白,天啟是個昏君,但是對待本身實在很好。
不過他對於天啟天子,還是非常感激的。他本來是一個七品知縣,自天啟二年到七年夏天,短短的五年半之間,幾近年年升官,中間還跳級,直升到“巡撫遼東、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禦史”,實在算是飛黃騰達。他自發升官太快,曾上疏推卻。他說在同中進士的諸同年中,官職最高之人和他也差著好幾級,為了要做部下武將的表率,請天子收上升賞的成命。天子批覆說:你接連三次謙辭,品德很好,但你功績大,升官是應當的。[70]
這一役明朝稱為“寧錦大捷”,是明軍對清軍第二次血戰勝利。
袁崇煥分開寧遠時,心中感慨萬千,可想而知。當時他還隻四十三歲,方當鼎盛的英年,恰是要大展抱負的時候。立了大功反而被迫退休,他的部下將士既感驚奇,更是忿忿不平。他寫了一首詩給一個部將,詩中說:我們慷慨同仇,間關百戰,功績不小,皇上的恩遇也重。但我的苦心,卻隻要先人曉得了。建功立業當然很好,回家療養也算不錯。對於我的去留,大師不必感到不平罷。這首詩顯得很有氣度。[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