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著兄弟?叫耗子咬啦?”
晌午,巡街的差人返來,呈上一份古記牙行的人牙檔記。隻見上麵寥寥幾行筆墨:孟珍姐年一十七蒲州府河東縣人氏民籍典身與芮城縣田家為婢供應飯食月例另論……,背麵附一張路引:蒲州府河東縣民戶孟氏女往解州府芮城縣探親沿途關津放行…並一本端莊地印著蒲州府河東縣官戳及沿途州縣的關防。
看罷,田吾正罵一聲混賬,即下簽文命快班手前去古記牙行徹查。
“官爺爺呀那是耗子打的洞,碰不得呀”
對於風陵渡鄉的孟積珍孟大善人,作為縣令的田吾正多少有點印象。一則因為糧目身份,年年往縣上交帳交賦稅銀,二則因為他是善人,查閱積年的舊檔,能夠零瑣細碎找到一些記錄。此人在鄉間鋪路架橋築壩,實事乾了很多。
田吾正不免遲疑,叫來小吏問話。小吏道:“孟氏良紳乃是積年的名聲,這些善舉的確是他做下的。”
“官爺官爺爺”一個婆子率先反應過來,吐出口中的皮屑兒,臉上堆起笑紋欲上前勸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