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帝國_第十四章 為師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是。”鶡冠子毫不躊躇的點頭。“天造萬物,無奇不有。東洲荒蔽,無我中洲之穀,殷人漏寡,不懂耕作之術,此洲之人皆以此三穀為食,如果所產不豐,萬民如果儲存?”

“真的?”楚國有幾十個縣,以一縣之力獲此三穀,完整賭得起。熊元問罷俄然想到熊荊的春秋,又笑道:“豎子所言,不能信啊。”

“子荊甚麼意義?”本籌算等幾天的鶡冠子見紀陵君把書柬拿了返來,故作姿勢的他忍不住相問——給熊荊的是《鶡冠子》第一卷《博選》篇。字雖未幾,含義頗深,普通人難以貫穿此中深意,搞不清紀陵君如何這麼快就返來。

“啊!中洲這麼大?”和昭斷幾個一樣,楚王的天下觀也顛覆了,他之前所知的是各國皆天下,遙遠皆蠻夷,冇想到各國僅僅是天下六洲一洲之東隅。

內廷一如往昔,勉強措置完公事的熊元鄙大家的奉侍下換了一件深衣,但是他未移居小寢,隻留在正寢細看著楚國昔日之疆圖,感喟連連。

“先生請。”正寢以外,方纔打發完春陽宮來人的正仆長薑淺笑著給鶡冠子帶路。

“鶡冠野叟拜見大王。”升堂入室後,鶡冠子看到楚王便俯身施禮。

王者勸飲,鶡冠子不得不飲。飲罷他冇有說話,隻靜等楚王說立儲之事,可惜楚王不言此事,而是接回之前的話題:“豎子如何說各州之地理的?”

熊荊腦筋裡想著這些東西,紀陵君卻覺得是文章太好,讓他回味無窮,不由笑道:“治國當有術,此治國之良術。何如我隻可取其兩篇,其他諸篇隻能子荊親身去取了。”

“以先生之見,豎子能做大子嗎?”鶡冠子的直接僅僅讓楚王一愣,隨即又把題目拋了返來。

“大王貴體無恙?”鶡冠子問道。

“非也。荊王子懂舟楫之術,說以一縣之力便可東渡東洲,取此三穀。”鶡冠子道。

紀陵君不太明白,鶡冠子倒是明白的。聽聞‘選材不如鑄才’,他沉吟後道:“如何鑄才?”

二十五年都將權力交與令尹的楚王明顯不是一個直接的人,鶡冠子對此不覺得意,笑道:“大王不知,此州非彼洲也。荊王子說,一塊陸地廣萬裡,四周大海環抱,即為洲;一塊陸地僅千裡,固然大海環抱,則為島。天下士人所言之州,郡縣的意義罷了。荊王子說天下有洲為六:東、中、西、南、廢、寒。各國皆在中洲之東,為大海、草原、流沙所困。”

“大王繆矣。四輪之車不能信嗎?四百步之強弩不成信嗎?”鶡冠子反問道。“東遷以後,我楚國漸衰,秦國愈強,明天降荊王子於我大楚,不消,反受其咎;不取,必受其害,請大王早立荊王子為大子。”

楚王一說召見之意,鶡冠子就心中大定,可他並不想隻為王子之師,而是想為太子之師,是故直接問道:“大王想立荊王子為大子嗎?”

“荊王子說:與其選材,不如鑄才。”紀陵君悻悻。身為封君、出身公族的他與其他封君卿大夫一樣不如何識字,讀不懂過分冷僻的文章。這不是個彆征象,各國(秦國例外)環境都差未幾,比如魏國,五百多個朝臣有一半不如何識字。鶡冠子的文章有些冷僻,紀陵君不知上麵說了些甚麼,也不太明白熊荊那句話的啟事。

《鶡冠子》六十卷紀陵君冇有看過,也看不懂。他覺得鶡冠子冇有把好文章拿出來,殊不知《博選》為六十卷首卷之肇端篇,整部書都以此為按照。幸虧熊荊說的隻是‘選材不如鑄才’,而不是否定書中‘以人(才)為本’的思惟,不然……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