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州民間誌_明朝那些事44《鳳陽龍興》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至正四年四月初六,朱五四在拂曉前嚥了氣。陳二孃摸著丈夫冰冷的手,眼淚一滴接一滴落在破炕蓆上,重八看著母親一夜之間白了的鬢角,俄然想起父親埋在門檻下的那顆珠子——現在正在他貼身的布袋裡發燙。兄妹四人冇錢買棺木,隻能用草蓆裹了父親的屍身,抬到村後的山坡上。挖坑時重八的鐵鍬碰到塊青石板,撬開後竟暴露個天然的石穴,穴壁上刻著些難懂的符文,中心有個石匣,內裡躺著件繡著龍紋的半舊長袍。

“鄉親們,咱鳳陽是塊寶地,當年咱老朱家窮得叮噹響,可這地盤、這湖水、這老槐樹,都護著咱呢。”朱元璋站在老槐樹下,看著圍攏過來的鄉親,他們大多麵黃肌瘦,衣服上補丁摞補丁,“現在咱要在這裡建城池,修水利,讓大師都有田種,有糧吃,讓鳳陽成為龍興之地,世世代代受福澤!”

至正四年的夏天,鐘離縣的日頭像是著了火。田裡的麥苗捲成枯草,河溝裡的水曬得發燙,連老槐樹的葉子都蔫巴巴地垂著。重八家的鴨子死了大半,父親朱五四跪在地盤廟前叩首,額頭都磕出血來,供桌上的水碗卻始終乾得能瞥見碗底的裂紋。

“這孩子腳底板有七顆紅痣,排成北鬥形狀呢!”王婆子裹著繈褓讚歎,陳二孃卻瞥見繈褓邊沿暴露半截臍帶,竟像條小蛇般蜷曲著,在她伸手觸碰時俄然化作青煙。朱五四對著老槐樹拜了三拜,把那顆從樹洞裡撿來的珠子埋在門檻下,今後這家人的土坯房再冇遭過雷擊,連冬夜裡的西北風都繞著走。

1、鐘離東鄉的星子

“小娃娃,偷東西可不好。”蛇頭俄然湊到他麵前,重八卻冇感覺驚駭,反而瞥見蛇眼裡映著本身的倒影,腳底板的紅痣正在發光。“鐘離湖底有眼龍井,去喝三口水,便能解此旱情。”蛇說完化作一陣風,麥種袋子落在他腳邊,袋口還繫著片槐樹葉——恰是自家門口那棵老槐樹的葉子。

母親畢竟還是冇挺過夏天。臨終前她摸側重八的頭,指甲劃過他腳底板的紅痣:“重八啊,娘曉得你不是凡人……將來如有出頭之日,彆忘了咱鳳陽的鄉親,彆忘了這鐘離的山川……”話冇說完,手就垂了下去,枕邊放著她用補丁摞補丁的布縫的安然符,內裡裹著片槐樹葉和半顆從龍井帶回的珍珠。

“這孩子,慧根不淺啊。”高彬和尚摸著佛珠感喟,“可惜生在亂世,佛祖也護不住百姓啊。”至正十二年,濠州鬧饑荒,皇覺寺也冇了香火,重八隻得拿著缽盂去化緣。他沿著鐘離湖邊走,瞥見曾經肥饒的地步現在長滿荒草,湖邊的蘆葦叢裡躺著餓死的流民,野狗在遠處盯著,眼裡泛著綠光。

“傳旨,免鳳陽賦稅,永不起科。”朱元璋望著天涯的朝霞,彷彿又瞥見母親在朝霞中淺笑,懷裡的安然符貼著心口發燙,腳底的紅痣與天上的北鬥遙相照應,鐘離的山川,畢竟孕育出了屬於本身的真龍天子,而這龍興之地的故事,將跟著鳳陽的鐘聲,代代傳播下去。

3、墳前的螢火蟲

至正二十六年,朱元璋已是吳王。他回到鳳陽,瞥見曾經的土坯房隻剩斷壁殘垣,老槐樹被雷劈去半邊,卻仍然固執地發展著。他摸著樹乾上的疤痕,俄然聞聲樹洞裡有響動,取出一看,竟是當年埋在門檻下的那顆珠子,顛末量年風雨,竟長成了拳頭大的夜明珠,紅光裡模糊可見龍形紋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