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雄心_抗戰統計(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官惠民-陸軍少將270旅旅長

周複-陸軍中將魯蘇戰區政治部主任

佟麟閣-陸軍大將29軍副軍長

朱實夫-陸軍少將新編第3師副師長

必須指出的是,在八年抗戰中,除中國gcd以外,能夠說非論中心軍、處所軍或係原軍閥部下的舊軍隊,乃至是曾經頻頻製造過兵變的“叛軍”,他們在抗日救國的巨大精力感化下,絕大多數都成了抗日的豪傑和抗日的豪傑軍隊。“普通人的觀感,都說抗戰中,中國的甲士進步了;實在,豈止是進步罷了,我們的軍隊,在抗戰的烘爐中,熔化成了國度的軍隊,我們的軍隊,熬煉成為當代的甲士了。這是國度同一最根基的一步。”

蔡炳炎-陸軍中將201旅旅長

在同年玄月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中,“綜觀是役,敵經半載籌辦,挾海陸空軍十萬之眾,詭計於敵酋西尾阪垣履新之際攻取長沙,以壯聲望,併爲偽中心政權建立張本,殊不料大遭失利,傷亡三萬餘人”。

張雅韻-陸軍少將新編15師44團團長

楊傑-陸軍少將第一旅副旅長

王甲本-陸軍中將79軍軍長

梁鑒堂-陸軍少將230旅旅長

李蘭池-陸軍少將112師副師長

許國璋-陸軍中將150師師長

王銘章-陸軍大將122師師長

李翰卿-陸軍中將57師步兵批示官

劉震東-陸軍中將五戰區二路遊擊司令

同年三月的上高會戰,麵對詭計掃蕩贛南的敵軍第三十3、三十四兩個師團及二十混成旅共四萬兵力,我羅卓英兵團乃先擊破北路安義方麵的敵軍,再以兩個師於一線以西和日軍膠葛。然後,決以主力於日軍進犯的兩側地區交兵,先折其兩臂,再在中路聚殲日軍主力,遂致仇敵傷亡一萬五千不足。日智囊團長大賀雖幸得逃命,卻在南昌因愧恨而他殺得逞。

張植桴-陸軍少將113師參謀長

胡義賓-陸軍少將96師副師長

李家鈺-陸軍大將36個人軍總司令

蕭山令-陸軍中將憲兵副司令

陳鐘書-陸軍中將542旅旅長

唐淮源-陸軍大將3軍軍長

gmd軍隊在對日抗戰的耐久光陰裡,其戰役之壯烈,捐軀之慘烈,實為筆墨所難以儘之。但是,也正因如是地前仆後繼,英勇捐軀,十四年抗戰,尤其八年全麵抗戰,才氣屢挫仇敵精銳,屢敗仇敵打擊。

楊家騮陸軍少將360團團長

一九三七年十月三日,受命於津浦北段予敵以節節抵當的德州守軍運其昌旅四五八團,在日寇的夾攻之下,與山海關守軍一樣,據城死戰,全團就義。同月,在殲敵四萬餘人的山西忻口大戰中,郝夢麟軍長與劉家祺師長兩位將軍壯烈捐軀。

劉眉生-陸軍少將510團團長

一九四二年元月初,在第三次長沙會戰中,我與敵之狠惡戰役遍於全部會戰當中。第十智囊長黃鐘將軍在其“三戰長沙”的日記中記曰:……整天在狠惡戰役中,劉陽門、北大馬路均起巷戰,新軍路搏鬥四次;本師為篡奪陳家山捐軀百餘名。下午四時火起,煙霧彌天;尤以北通衢四周為尤烈;田野無鳥獸,城內無行人;此為猛驕陽,亦為決鬥日,鹿死誰手,唯在能守。在最後五分鐘,得最高統帥電:“……仇敵孤軍深切,火線斷絕,同時我主力正向仇敵四周圍擊,我第十軍如能抱定與長沙共存亡之決計,必能摧毀勁敵,獲得無上名譽。”電中有七個“我第十軍”,多麼親熱,士氣大震。經一日之壯烈捐軀,死傷二千餘,我寸土未被奪……。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