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出仕(士)_52.第 52 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五天過後,兄弟兩個真的造出了烏黑的紙張!

第五步抄紙,用事前籌辦好的紙張大小、中間繃著麻布的木框,稍稍傾斜地插入水中,等麻布上都均勻地漫過紙漿後將其撈起。

等造紙勝利後,不管是抄書掙錢還是賣紙換錢,都能改良一下家中的窘境,到時再買些魚肉、殺些雞鴨,改良改良家人炊事,吃得好了、營養足了,小溏子的頭髮漸漸也就能長黑長密了。

黎池接過紙細看,紙麵潔白光滑,觸摸後有質感卻不粗糙。靠近細看,紙麵也無植物纖維紋理,和宿世常見的冊本印刷紙及A4/A3這類紙分歧,倒是與專門賣來寫羊毫字的宣紙近似。

黎池一聽也很歡暢,快步迎了上去!“江哥哥,真成了?紙張如何,當用不當用?”

就連兩歲的黎溏也表示得非常主動,“哥哥, 造紙造紙!小溏紙也要造紙!”

第三步舂搗,將麻纖維放到大石板上,用洗衣時捶洗衣服的寬木棍捶打,翻來覆去地捶至黏糊狀 。這一步等今後肯定能造出紙來了,再移到村中舂糧食的大石舂臼內裡去,或者自家鑿一個石臼,在石臼裡舂搗,比在大石板上捶打要輕鬆快速很多。

植物黏液使紙頁呈滑性,放入紙漿後抄成的濕紙堆積到一起時更輕易揭開,不然濕紙黏在一起不成揭開,這點等改用活動簾床抄紙後就相稱首要了。並且另有助於使纖維在紙漿中懸浮,而不致絮聚沉澱於底部。

取下案頭筆架上的大號羊毫,黎池揮筆寫下‘和而分歧’四個大字,然後又換小號羊毫在大字的空地處提筆寫出《中庸》中‘君子慎獨’篇,寫畢擱筆,然後拿起來打量細看。

黎池之以是成心地讓大堂哥黎江全權賣力,除了因為大堂哥才十四歲腦筋矯捷,更能貫穿他的意義外,也是為了讓他能把握一門技術,以彌補他冇有讀書的虧欠。

起首,黎池讓黎江去麻田裡割一些不得用的麻,然後剝皮成捆抱返來浸泡在水裡漚著,此為第一步達成。實在這一步如果加石灰水蒸煮,會更加快速,但如許需破鈔柴火和更多時候精力,大的造紙作坊纔會這麼做,他們造紙量少又不趕產量,也就用不著如許做,就讓它漸漸在水裡漚上幾天就好了。

黎池低頭,看著仰開端、雙眼亮晶晶看著本身的弟弟,當真地說:“小溏子長大後必定會有一頭像哥哥一樣的頭髮的,又黑、又密、又長、又順滑!”

當天早晨,下地除草一整天的黎鏢幾人剛一歸家,袁氏就說出了造紙的事。

“倒是還冇試過。”

站在一旁的黎江也湊到近前來旁觀,“看池弟的字,已小有所成。”小池子小小年紀,字就已經能寫得和族學先生的差未幾了,到底是天縱英才啊……

“小池子說能行,那就必定能行!等早晨爺兒們返來了再籌議籌議, 早點把造紙這事定下來。快點的話, 還能趕得上一茬晚麻, 不然拖拖遝拉的,就隻能等來歲入麻的時候了。”

第六步晾紙,將抄紙後的木框斜著支在通風的處所晾曬,需重視在紙將乾未乾的時候停止‘砑光’,即用光滑的木片或竹片對紙麵停止刮壓打磨,使紙麵光滑不粗糙,如許纔好下筆著墨。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