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之□□不成縱,當用逆之之法以製之,其道隻在一忍字;人之□□不成拂,當用順之之法以調之,其道隻在一恕字。古人皆恕以適己而忍以製人,毋乃不成乎!
學者動靜殊操、喧寂異趣,還是熬煉未熟,心神混合故耳。須是操存涵養,定雲止水中,有鳶飛魚躍的氣象;風狂雨驟處,有波恬浪靜的風景,才見處一化齊之妙。
騷動固溺誌之場,而寂聊亦槁心之地。故學者當棲心元默,以寧吾真體。亦當適誌恬愉,以養吾圓機。
白日欺人,難逃清夜之鬼報;紅顏失誌,空貽皓首之哀痛。
一點不忍的動機,是生民生物之根芽;一段不為的時令,是撐天撐地之柱石。故君子於一蟲一蟻不忍傷殘,一縷一絲勿容貪冒,變可為萬物立命、六合立心矣。
《修省》
麵上掃開十層甲,端倪才無可愛;胸中滌去數鬥塵,說話方覺有味。
忙辦事為,常向閒中先檢點,過舉自稀。動時念想,預從靜裡密籌劃,非心自息。
伺察覺得明者,常因明而生暗,故君子以恬養智;奮迅覺得速者,多因速率而致遲,故君子以重持輕。士君子濟人利物,宜居實在,不宜居其名,居其名則德損;士大夫憂國為民,當有其心,不當有其語,有其語則毀來。
軀殼的我要看得破,則萬有皆空而其心常虛,虛則義理來居;性命的我要認得真,則萬理皆備而其心常實,實則物慾不入。
宇宙內事要力擔負,又要善擺脫。不擔負,則無經世之奇蹟;不擺脫,則無出世之襟期。
完得心上之本來,方可言了心;儘得人間之常道,才堪論出世。
情之同處即為性,舍情則性不成見,欲之公處即為理,舍欲則理不成明。故君子不能滅情,惟事平情罷了;不能絕欲,惟期寡慾罷了。
善開導民氣者,當因其所明而漸通之,毋強開其所閉;善移風化者,當因其所易而漸及之,毋輕矯其所難。
身不宜忙,而忙於閒暇之時,亦可儆惕惰氣;心不成放,而放於收攝以後,亦可鼓暢天機。
邀千百人之歡,不如釋一人之怨;希千百事之榮,不如免一事之醜。
一唸錯,便覺百行皆非,防之當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針之缺漏;萬善全,始得平生無愧。修之當如淩雲寶樹,須假眾木以支撐。
功名繁華,直從滅處觀究竟,則迷戀自輕;橫逆困窮,直從起處究由來,則痛恨自息。
酷烈之禍,多起於玩忽之人;盛滿之功,常敗於纖細之事。故語雲﹕”大家道好,須防一人著腦;事事有功,須防一事不終。”
為善而欲自高勝人,施恩而欲要名結好,求學而欲驚世駭俗,植節而欲標異見奇,此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波折,最易夾帶,最難肅除者也。須是滌儘殘餘,斬絕抽芽,才見本來真體。
扒開世上塵氛,胸中自無火焰冰競;消卻心中鄙吝,麵前時有月到風來。
《應酬》
仇邊之弩易避,而恩裡之戈難防;苦時之坎易逃,而樂處之阱難脫。
能輕繁華,不能輕一輕繁華之心;能重名義,又複重一重名義之念。是事境之塵氛未掃,而表情之芥蒂未忘。此處肅除不淨,恐石去而草複活矣。
鐘鼓體虛,為聲聞而招擊撞;麋鹿性逸,因豢養而受羈糜。可見名為招禍之本,欲乃散誌之媒。學者不成不力為打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