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越陵深吸一口氣,道:“既然曹公對孫某寄予如此厚望,孫某定然昂揚儘力,不孤負曹公的一片期許。”
長江之上,三艘大船破浪而行,朝著江南而去。
“胡塗!”劉德喜痛斥一聲,道,“開具空缺駕帖,隨便填名鎖拿,是誰給了你們錦衣衛這麼大的權力?”
說罷,三人同聲大笑,笑聲在煙波浩淼的的太湖上傳了開去,彷彿已經穿透了湖上重重煙霧,直抵此岸。
孫越陵點頭歎道:“曹公言重了,風華社固然紮根於士林,但隻是在豪門仕子內裡有些話語權罷了,現在把持著全部江南士林的,仍然還是周順昌、錢謙益等人,錢謙益更是江南文壇魁首,孫某何德何能與之比擬?”
這名寺人身後兩側,站著幾名紅袍錦衣衛,從穿戴款式上來看,應當是這些錦衣校尉中的領袖人物。此中一名神采烏黑、身形矮壯的人對著那名寺人說道:“劉公公,前麵就是鎮江府了,我們已經進入了江南要地。”
孫越陵對他深深一恭,道:“如此,不打攪寇府台務公了,越陵另有事件未了,待忙完後再與寇府台一敘!”
……
曹長鶴哈哈大笑,道:“好,愚兄等著那一天的到來。”話題一轉,道,“傳聞,後日你們風華書院要在虎丘停止‘說文大會’,恕愚兄癡鈍,未知這‘說文大會’,究竟議的是甚麼文,論的是甚麼事?”
不詳確細想來,這事固然聽起來離譜,實在也在道理當中。江南文壇本來就流派浩繁,各執己見,爭休不下,多年來的相互指責辯論已經讓他們疲不能興。固然各派各家的魁都城是站在各自的態度上指責對方,但不成否定的是,官方底層的大部分讀書人對他們的相互批評完整視若無睹,對他們的流派之爭也底子不感興趣,該理性的時候理性,該風雅的時候風雅,偶然候做起文章來,上段援引的是理性的說辭,下段則變成了感性的抒發,竟然將幾種分歧的氣勢融會為一,讓這些分歧流派的精英們都看得目瞪口呆難以置信。
擠開人群,進入場中以後,孫越陵一眼瞥見正忙得一頭汗水的姑蘇知府寇慎,趕緊上前見禮道:“寇府台,本日多虧有你,孫越陵謹代表風華社向大人表示感激!”
要將這些相互爭論不下的文學流派、書院講堂都構造起來相聚一起,共議時文,可說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但在孫越陵、韓弱水等人的美意相邀之下,這件本來聽起來匪夷所思的事情竟給辦成了,就連孫越陵本人也感到有些不測。
“是啊,此事已經傳遍了全部江南江北,無數文人仕子、宿老儒生都紛繁朝著姑蘇城趕,想要一睹這‘說文大會’的風采,末將固然是個武人,但實在是心中獵奇,不曉得這究竟是甚麼樣的一個嘉會?”呂衝聽到談起及這個大會也插話說道。
當中的一艘官船之上,船首高台上放著一把錦緞鋪就的軟椅,椅前放著一個長案,案上擺滿了各式點心生果。現在,一名身著藍色錦袍、頭戴紗帽的老寺人正施施然坐於椅中,一邊吃著糕點,一邊舉目瞭望長江此岸。
特彆是東江軍部,在戚遼的通傳的諜報之下得知後金傾巢而出,後防空虛,因而儘起統統兵力,在後金要地來了個各處著花,不但奪回了旅順,襲擾了遼南海、耀、複、蓋四城,還攻破連山關,兵鋒直指後金都城遼陽城下,讓後金膽戰心驚,深覺得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