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9月訂正,11月16日再訂於北京。
舒乙說的當然都站得住,但薑穆的定見也並非全數在理,相反薑穆完整根據“科學”和知識停止判定。而舒乙說了那麼多,哪一個也都不能解釋為何老捐軀後腹中無水、腳下無泥、鞋襪都在岸上這些疑點,特彆是第一條――除非老捐軀後腹中的確有水,其彆人冇看清,或者不讓看,是以記不清實在的環境。
多年今後,舒乙找到一張老北京輿圖,發明在舊城西北角,內裡是承平湖,對應於城裡,就是觀音庵,是老舍做傳授後,親身給他母親買的住地。
會場的氛圍頓時活潑起來了。1950年9月插手事情以來,我還冇聽過如此活潑的陳述。我記了詳細的條記,可惜在文革“打砸搶”中,跟著家中的統統,蕩然無存了的。我想,像老舍如許一名才調橫溢、富於特性的作家,是不甘心跟在旁人前麵照本宣科的,以是有此即興闡揚。而我們當時的做法是扼殺本性,扼殺特性。
1978年,挪威漢學家伊麗沙白・艾笛因為研討蕭乾的長篇小說《夢之穀》,開端和他通訊。轉年初春,她為了研討“易卜生與中國”,特地訪華。當時我們住在天壇南門東二樓六單位303室。蕭乾於三月間拿到一紙改正書,社會活動多起來了。以是艾笛密斯光臨寒舍之際,我特地回家來幫手顧問,接待遠客。
文革中究竟有多少人被毒害致死,不得而知。但毫無疑問,老舍之死是最令中外各界人士震驚之事。早在1966年10月1日香港發行的英文報紙《香港星報》就報導了。1967年,日本作家水上勉寫下了《蟋蟀葫蘆》,記念老舍。瑞典於1950年就和中國建交了,在北京設有駐華使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