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之謎_第五章 回國之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林斤瀾說,他初期瞥見老舍時,凡是頭上戴一頂英國呢子弁冕,穿一身剪裁合體、麵料講求的絳色西裝,戴金絲眼鏡,手執文明棍,活脫脫一個洋名流。他進會場,右手拄棍,左手托帽,有點措“手”不及。他眼睛往四周瞧瞧,說:“找不到釘子,帽子還是掛在我的頭上吧。”大師都笑,他本身不笑。當時新中國建立,他的確很衝動,對政治也就主動共同。

貳心中有一種欲罷不能的熱忱,情不自禁就想寫一點甚麼。

1949年今後,檢查舊作也比較嚴。陳徒手說:“凡舊作與新社會分歧拍的,都得細心過濾、刪掉。……連瞿秋白暮年寫的訪俄紀行《俄鄉紀程》裡的海蔘威華僑吸鴉片、販毒等內容,也屬‘給中國人臉上爭光’,1953年出版《瞿秋白文集》時悉數被刪。……老作家要出版舊作,就更得細心考慮、刪節了。比方葉聖陶忍痛將他的首要作品《倪煥之》刪去了好幾章。曹禺則被迫改寫《雷雨》、《日出》的腳本,……老舍也不例外。……一時拿不出新作,就先對其首要著作《駱駝祥子》開刀。該書開端有近萬字,描述祥子如何出錯為行屍走肉,小我主義的末路鬼。他對祥子的結局實際是否定的。但是現在祥子屬勞動聽民,是無產階層分子,那樣描述祥子有‘美化勞動聽民’的懷疑,再版時隻好十足刪去。”

副主席為梅蘭芳、李伯釗和趙樹理。秘書長由文明到處長王亞平兼任。

1948年底,老舍坐骨神經病開端發作,開端忍著,冇當回事,到1949年4月,疼痛難忍,才住進病院,做了手術。6月病體好轉,籌辦出院時,海內情勢大變。4月束縛軍度太長江,占據南京、上海,百姓黨全線崩潰。老舍表情鎮靜起來,打電話邀日本朋友到公寓用飯,說,“中國不久將獲得重生了。……中國已經有但願了,我要儘快回中國去”。感覺反麵中國公眾一起餬口,耳畔消逝鄉音,寫不出真正的文學作品。

自1938年他們在武漢熟諳後,1946年赴美講學前,周恩來又前來歡迎。現在久彆相逢,老舍遭到打動。

有的。如果本身死守孤單,也不是不成能。早在1957年,西方有客人來,就問過他,為甚麼要插手那麼多活動,你是個作家,就該用心寫作。

1950年上半年,林斤瀾到了北京人藝創作組(1951年底調北京市文聯)。7月15日老舍受北京群眾藝術劇院院長拜托,寫《龍鬚溝》腳本。因他寒腿,走路不很便利,右手總執柺杖,不能常下去,人藝帶領就派林斤瀾下去采訪,找素材給老舍。老舍再借閱一些檔案,大抵體味四周市民的餬口狀況,按照它們寫出腳本。這就叫“三連絡”:帶領出思惟,大眾出世活,作家出技能。老舍說:“我就抓住臭溝不放,要達到對群眾當局修溝的稱道。哪怕本身還不成熟,我也要反應它。”構思卻很艱苦。靈機一動,才以一個小院子裡的人物為主,通過他們和這條水溝乾係的竄改,對比出兩個社會的分歧性子,來稱道新社會,定名《龍鬚溝》。寫作時一氣嗬成。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