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拐點_河西之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霍去病是大將軍衛青的外甥,母親衛少兒是漢武帝皇後衛子夫的姐姐。因為有皇族乾係,霍去病在18歲時就很得天子寵任,入宮做了侍中。

二年春,漢以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率精騎萬人,由隴西(郡治狄道,今甘肅臨洮)解纜,涉狐奴水(今甘肅石羊河),曆五國,轉戰六天,過焉支山(今甘肅山丹東南之大黃山),向西北挺進千餘裡。大敗休屠王、渾邪王部,殺折蘭王、盧胡王,俘渾邪王子及相國、都尉,斬獲8900餘人,漢軍喪失非常之七。

為策應霍去病作戰,郎中令李廣、衛尉張騫率馬隊萬餘,從右北平(郡治平剛,今遼寧淩源西北)解纜,進擊左賢王。李廣率4000騎北進數百裡,因張騫部未能定時解纜,被左賢王4萬騎包抄,軍士皆發急。李廣命其子李敢率數十騎打擊匈奴馬隊步隊,以鼓勵士氣;並將馬行列成圓陣禦敵,匈奴打擊,則弓弩齊發。苦戰整天,漢軍箭矢將儘,李廣手持強弩“大黃”,持續射殺匈奴裨將數人,減緩了匈奴的打擊。戰至次日,漢軍死傷過半,匈奴也傷亡很大。時張騫率萬騎趕到,左賢王得救北撤,完成了管束左賢王部的任務。

戰後,伊樨斜單於怒渾邪王、休屠王慘敗,欲召至單於庭誅之。二王恐,乃向漢求降。休屠王悔,渾邪王遂殺休屠王,並其眾,共4萬餘人降漢。西漢將降眾分置隴西、北地、上郡(郡治膚施,今陝西榆林市南魚河堡)、朔方(郡治朔方城,今內蒙古杭錦旗北),雲中(郡治雲中,今內蒙古托克托東北)五郡塞外,稱五屬國。而後,隴西、北地和河西地區少有匈奴攻略,遂減守兵之半。

霍去病作戰時身先士卒,喜好做前鋒。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因病而死,年僅23歲。因為他當時還不到三十歲,武帝哀思非常,武帝給他修的陵墓形狀很像祁連山,還追封為景桓侯,在墓前直立了一尊“馬踏匈奴”的石像,意味著他為國度立下的不朽功勞。

在公元前123年,他隨大將軍衛青出征。北擊匈奴時,他帶領八百精銳馬隊分開雄師隊幾百裡去追擊匈奴,最後殲敵2028人,此中有相國和單於的祖父,活捉單於叔叔,戰後封為冠軍侯。公元前121年春,霍去病被任命為驃騎將軍,帶領精騎一萬人,向河西地區進發。在這場戰役中,漢軍大獲全勝,斬殺匈奴樓蘭王、盧侯王,活捉了匈奴渾邪王的兒子及相國、都尉等高官,殲敵8900餘人,並且緝獲了匈奴休屠王的祭天金神像。戰後,漢武帝命令增封霍去病食邑2000戶。公元前121年夏的第二次河西戰役中,霍去病孤軍深切,以他變幻莫測的戰術大敗匈奴軍。此次戰役中,匈奴單桓王、酋塗王及相國、都尉等2500人投降,王母、單於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當戶、都尉等120多人被俘虜,匈奴兵30200人被漢軍毀滅。霍去病的名譽日趨顯赫,職位也日趨高貴。

同年夏,為進一步毀滅匈奴有生力量,完整節製河西走廊,漢武帝令霍去病與合騎侯公孫敖率精騎數萬,由北地(郡治馬嶺,今甘肅慶陽西北)解纜,分兩路打擊河西匈奴。霍去病率部渡黃河,經戈壁南緣,迂迴至居延澤(今內蒙古額濟納旗北),西太小月氏(今甘肅敦煌市南湖鎮陽關遺址西南),轉向東南,攻至祁連山(今甘肅肅南裕固族自治縣西北),大敗酋塗王,降俘6500人,斬首3萬餘。漢軍亦傷亡非常之三。另路公孫敖部因丟失方向未能插手作戰。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