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瓏月_73|良宵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回了南京,兩人皆有如釋重負之感, 露生想想那天早晨的景象還是後怕——倒不是怕蔣|介|石拿他們如何, 他兩個皆是一樣的脾氣, 天王老子都不怕、隻怕爹媽碎嘴巴, 梅先生馮六爺經驗是驚駭的, 金老太爺發怒也是驚駭的, 但要問怕不怕蔣禿頂拿人?

金求嶽坐在台下,早已看呆了,想哭,眼淚流不出來,純粹的欣喜和打動。露生比在上海明豔一萬倍,在上海是活矯捷現的妲己褒姒,回了南京,他是蓮花回到清塘裡,芙蓉開在秋江上,日邊紅杏倚雲栽,金穀園裡泛崇光。

露生聽他說,也笑了。

金總忸捏道:“今後不敢了。”叫老婆白擔憂。

以是《霸王彆姬》這類是不能取的,太悲切;還魂、紫釵又顯得過分於盤曲,並且純是崑曲,顯不出本身的新本領;實在《抗金兵》是很好,但梅先生正在巡演,怎能奪人家的光彩?

他們跑出得月台去,瞥見秦淮河上,滿河的良宵月。

本日他大風雅方,坐在那邊了。

金總心潮起伏,像甚麼?不是像!就是洞房花燭——這意義如果再不明白金總的腦筋就真是豬了,金總騰地站起來,長手一伸,背起花魁就往外跑。

這一天先唱了貴妃醉酒,然後是天女散花,這兩個戲都是梅先生所授,吉利意頭,也光豔,看客們就是想看他在梅蘭芳那邊學了甚麼,本日滿足!唯合唱到第三個,這一出不是京腔,在前麵換了好一會兒的頭麵——絲竹一響,看客們淚也下來了。

統統人都在引頸等候,像當年的楚王宮等候莫愁女,也像花船上等候董小宛與柳如是,未聞濁音,先動芳名。

露生聞言,起家退立,俯身下拜,姚玉芙聽他金聲玉振地答覆本身:

他們曉得他淪落過、破敗過,和秦淮河一樣渾濁了,都可惜他自甘出錯,也笑話他誌向陋劣——誰知有本日,再見美玉現明光,他光彩照人地返來了!

這是活脫脫的當年人、在麵前,顰笑如初,看他扮著花魁,滿麵東風地舞袖一拜,清淩淩的聲音誦道:

一點小承平和小安穩。

“所覺得師的問你,現現在你重施粉墨,是為甚麼?”

聞聲他輕聲問:“像不像?”

“記不住!”

是雖登高枝、不忘故交。

金求嶽垂垂地有些佩服金少爺了,他用才氣彌補了人丁薄弱的缺點,給本身的爽文基業打了一個很好的根本,不過想到這一節也感覺高傲,金少爺能做到的,本身一樣做到了,不管在哪個社會,大師都情願跟著敢想敢乾的人走。

露生在台上拜了又拜——他曉得戲迷們的心,戲迷們也知他,這一出崑腔是為了這座城來唱的,亦是為了這條河來唱的,為它李香君的桃花扇,也為顧橫波的九畹圖,為柳如是的月煙柳,也為董小宛的玉骨梅,為南京遺世獨立的這一脈鏗鏘,也為秦淮河萬豔同悲的這一縷柔腸,他生於斯、善於斯,曾經恨它,現在感激它。

他曉得內裡等著他,千百人的眼睛和耳朵等著他,有一顆心,也等著他。

清聲朗韻,比往昔更勝。

“我忘了!”

前頭坐的、背麵擠的,全抬起袖子來擦眼淚,掏了手帕醒鼻子,淚是喜淚,因為除了眼淚冇彆的能夠表達表情,啞著嗓子喝采,把秦淮的舊俗都學上來,無數的彩扇、絹花、果子點心,都向台上拋。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