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轉_第七十六章 娶親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兩王結婚第二日的下晌,宣惠在慈寧宮見到了宮裡新添的這兩位王妃。固然早前兩人已經進過宮,但這還是第一次以皇家新婦的身份與世人相見。

間隔宿世都城淪陷另有兩年多,那惡夢一樣的天翻地覆,不會再來了吧?

梁瓚想了想,道:“父皇對我也算不薄了。徐州也是富庶之地,交通又便當,交運河到都城也快得很。多謝賢妃娘娘一番美意,我心領了。”

宿世此生,大事小情都變了很多。梁瓚娶了楊雲舒,宿世高宗生母徐皇後已不知身在那邊。就算她厥後還是跟了梁瓚,生了高宗,可梁瓚的嫡妻身份已定,高宗心中也應當不會再有母親被迫變妻為妾的恨意了吧?

禦花圃裡桃紅柳綠,鶯歌燕舞,托腮坐在湖邊亭子裡的宣惠望著這尚好的春光,心機卻飄得很遠。

兩位皇子同時結婚,是宮中百年未曾有過的喪事。皇宮各處都裝潢一新,寺人宮女除有職司的,都想去兩王居處湊個熱烈,說不定還能得兩個封紅。

進入三月,離兩位皇子的婚禮隻剩五十多天了。禮部和二十四監到處都是忙繁忙碌,人仰馬翻的景象。

四月中旬,內官監、錦衣衛、尚寶司等衙署執事官兵分兩路到崔侍郎府上和楊閣老府上,向兩位親王妃頒賜王妃金冊及發冊禮品。

因為是新娘子,兩位王妃都有些羞怯,卻也有著分歧之處。安王妃楊雲舒長眉入鬢,眼神清澈,真真是“氣質美如蘭,才調馥比仙”。相形之下,裕王妃崔氏除了身量略微比楊雲舒高些以外,並冇有太多超卓之處。

既是存候奏摺,便冇有甚麼要緊事。田登文不過是講些和海西人定下盟約後續的事情,大周贈與海西的第一批糧食藥物都已經送到,和親期近,兩邊也都非常友愛。

待兩位王妃與世人行過禮,賢妃便笑道:“這同日辦喪事雖是費事些,倒也熱烈得緊!單是一天見到兩個新娘子,就夠喜慶的。”

這個節骨眼上送來如許一本奏摺,其心機昭然若揭,元和帝卻也無可何如,隻能適本地姑息一下貴妃。

這邊賢妃在承乾宮拉了宣惠去給梁瓚遞動靜:“昨兒我聽你父皇說,他籌辦讓安王去徐州就藩。這處所說不上太好,但是也不壞。你去問問安王,看他本身有冇有甚麼主張。如果不對勁徐州,就趁著貴妃在鬨騰,也能給他換一個。”

太後傳聞了奏摺的事情,在慈寧宮又發了好一頓脾氣:“這姓田的一家人,冇一個好東西!當初我如何就瞎了眼把她給招進宮裡來了!他們如許喜好抱成一團,那乾脆讓老二滾去遼東好了!舅甥兩個一塊兒去冰天雪地裡給我待著去!”

後宮中,貴妃每天忙得不成開交,既要從本身私庫裡給裕王挑梯己物件,又要在身邊人中挑些誠懇慎重的疇昔服侍,趁便當眼線及時通傳動靜,還要每天藉口給元和帝送補品去乾清宮鬨騰封地的事情。皇後看不過眼,把貴妃叫到坤寧宮怒斥了兩次,卻都被貴妃給頂了歸去,鬨了個不歡而散。

但是田登文在奏摺開端卻如有所指地提到“……海西乃化外之地,其人狼子野心,不知誠信為何物。何況海西東麵對海,西麵環山,北麵是極其苦寒之地,海西若要擴大,唯有南麵的大週一條路可走……”

又過了幾日,元和帝剛發話說吃膩了貴妃做的十全大補湯,叫她不要再往乾清宮送了,遼東那邊就來了田登文的存候奏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