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曉得朱元璋此時七十多了,這時最體貼的就是長命百歲,或者往生淨土之事,此時聽得慧忍說到舍利有如此神通,不由轟然心動。當下不動神采率世人拜了阿育王塔,心中暗自揣摩。
慧忍道:“關於佛舍利的靈驗事蹟,古來即有傳播且屢有所見。《高僧傳》就記錄吳主孫權召康僧,令力士以砧擊舍利,砧俱陷而舍利無損。殿下熟讀經籍,當知《寶悉地成佛陀羅尼經》說到舍利子有雲,‘統統靈祇常當保護,壽命耽誤見百秋已。命終決定上升都史多天宮聞法愛樂。更隨誌願亦得往生十方淨土。’舍利的奇異真不成言喻的”。
王直笑道:“陛下既然看重,先請來就是。”
王直一聽已經明白其意,淺笑著道:“寧肯托其有吧?歸正起碼不會有壞處。”
塔座四周雕鏤著佛經殿故,朱允炆自幼熟讀佛經,識得是“捐軀飼虎”“割肉貿鴿”“大光亮王施首”“須大拿王變相”四個故事。想到佛祖的這些善行,朱允炆不由感慨。(各位看到第一個詞能夠有點熟諳,不錯,蓮花在山上回絕李芳遠的時候,就是用的這個典)
這天是冬至,朱元璋帶著朱允炆和幾個後代來到天禧寺進香祈福。
“這是氣眼,是為了讓佛祖舍利打仗活力”,慧忍說道:“如許舍利更能保持靈性。”說著不知在哪兒摁了幾下,空中上一塊青石板嘎嘎翻開,慧忍領著世人又走了一段台階,下到了地宮。然後持續是三道石門,構造重重,慧忍和玄信玄知低聲商討,左試右弄,最後總算是翻開了。
朱元璋搖點頭道:“慧忍阿誰老固執,剛強得狠,怕不必然肯”,停了停說道:“明天我讓他佛像重鍍金身他也不要。”
朱元璋平生殺伐決斷絕不遊移,這時卻有些躊躇:“今兒個在天禧寺,聽慧忍說到了佛舍利的神通。”看了看王直:“不知真假。”
朱元璋淺笑:“不錯,他這幾年是長大了很多。等這個朝鮮公主來了再看吧。”想了想又道:“舍利的事前彆吭聲,朕再想想。” 王直回聲承諾。
寧國公主趕鬆散趣:“辛棄疾的這首詩也老早好改了。甚麼‘天下豪傑誰敵手?曹劉’,明顯是‘天下豪傑無敵手,老朱!’”。
朱元璋道:“這小子這幾年突擔大任,固然聰明,還是嫩了點兒。黃子澄方孝儒這些人,說說他就信了。”
這時天禧寺的方丈慧忍大師率著兩個大弟子玄信玄知和寺裡的眾僧迎了出來。慧忍大師此時已經八十歲,一蓬銀髯飄蕩胸前,雙目溫潤,紅光滿麵;個頭卻矮小肥胖,披著的大紅法衣有些拖到地上。
天禧寺的大殿供的是釋迦牟尼佛,手結說法印記,神態溫暖寧靜,雙目俯視,端坐於蓮花高台之上。五彩祥雲四周環繞,頂上華蓋纓絡寂靜。壇前是兩大弟子肅立擺佈,摩柯迦葉春秋稍長,以苦行聞名;阿難較年青,豐度不凡。
“不錯,是獨一一塊佛頂舍利,和佛牙舍利,佛指舍利合稱三大舍利”。慧忍答道。
門一翻開,一陣金光刺眼。七寶阿育王塔鎏金鑲寶,鵠立麵前,佛骨舍利就供奉在塔內。慧忍望瞭望朱元璋,決意這個塔毫不開封,隻能隔塔參拜。朱元璋明白他目中含義,皺了皺眉冇有吭聲。
佛頂骨舍利安奉於天禧寺聖感塔的地宮裡,夙來不示人。但天子要參拜,慧忍方丈也隻好服從。這還是自宋朝安奉於地宮後第一次開啟,慧忍不說甚麼,玄信玄知卻都有些惴惴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