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鳳團_第十二章 大逛建州城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他們從通安門進入建州城內,張暉頓時感到,熱烈的販子氣味劈麵而來。見張暉和阿霞東張西望,希奇得很,張老爺微微一笑,看了看天上的日頭,說道:

光祿坊在通安門外,出城便是街道,一向向北伸展至白雲寺前為止,長約三華裡。此地半為商店,也是建州城最大的鬨市之一。因位於水陸衝要,扼三縣百鄉商旅的孔道,東門附郭的光祿坊,水陸聚集,商旅雲集,市景繁華,百業昌隆。光祿坊上方有三條巷子,叫做城門邊巷、二聖巷和三聖巷。

東麵在屏山書院之東築東平門和東安門;南麵在福船山和梅仙山之間築通海門,在福船山和雲際山間築鎮南門;西麵在東吳名將呂蒙故居之西築建寧門,在原閩越王無諸行祠之西築建德門;北麵在今中水南故郡治遺址之北築興吳門,在光孝寺之北築朝江門。

東行的一支由上豪棟至寧遠門岐下繞倉橋至府前平政橋、古樓前落魂橋,再經昇華橋上溯至恩波橋止。

“我和商店的李掌櫃約的是午後的未時,時候還早,我就帶你們去轉轉吧!明天一次性瞧個夠,今後可就彆再嚷嚷著要出來看一看,多看幾眼你們也會看厭的。”

這天,張老爺恰好要去城裡,給幾家商店送去剛出爐的茶葉。張暉聽到了這個動靜,倉猝找到了他爹,求他帶本身一起去城裡看看。

但是,及時張暉他娘出麵了,張老爺還是冇有同意帶張暉一起走。就在張老爺即將出發的緊急關頭,德叔呈現了。

張暉靈機一動,對張老爺說道:“爹,您看阿霞,捨不得我們呢!”

三國期間的首任建安郡守,在城池的四周構築了八座城門:

“阿霞,你過來!到了城裡,幫我好都雅緊公子!”

西行的一支由下豪棟折向西南德勝橋,亦流至恩波橋。二流在恩波橋彙合後,北經順母橋從四平園水洞出口,彙入小鬆溪。

從水路到達驂鸞渡口後,張老爺便帶著張暉和阿霞下了渡船,以後改陸路,渡口處是建州城外的附郭,有著大量等候接客的馬車。他們搭上一駕馬車,一起沿著附郭的光祿坊,駛向了建州城的通安門。

唐建中元年由建州刺史構築的建州城,城牆周長九裡三百四十三步,高二丈,廣二丈一尺,共有九座城門:

張老爺想著讓他們一次逛個夠,下次就不會想著再來,但是這麼大的一座城,哪是能逛得完的,而這麼熱烈的一座城,又哪是能逛夠的!

“公子,公子,快看那邊,好標緻的油紙傘啊!”

“讓暉暉跟你一起去吧,是時候讓他見見世麵了!”

唐開元年間,朝廷在閩地設福建道,轄福州、建州、泉州、漳州、汀州五州。福建察看使統領福建道軍政、民政、財務、司法等大權,成為閩地最高行政長官。

張暉想得很清楚,茶場裡有很多想叔公學習的徒弟,並不缺他一個。但是,如果茶場裡出產出來的茶葉放在商店裡無人問津的話,那就徒弟們的統統儘力不就都白搭了。

“甚麼?老爺的意義是說,我也能夠去城裡?”阿霞的確不敢信賴本身的耳朵。

“阿霞,看這邊,這邊!糍粑、尾腸、魚肉……真香啊!我都流口水了。”

福建之名的由來與建州息息相乾,彆離取自福州和建州的首字。

張老爺跟在他們前麵,催促道:“快點走了,快點走了,不然明天可就逛不完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