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戰長空1_第二九八章 殲-10“猛龍”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我說劉威,”龍雲俄然間開口,“殲-11B的報價,一點八億,是嗎?”

作為同屬鴨翼構型的開辟項目,設想參數幾經變動的殲-9運氣多舛、終究無法上馬;而殲-10則熬過了軍費最艱钜的那段光陰,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從俄羅斯處理了發動機來源題目後才得以定型、並進入批量出產階段。

――也就是一點三億一架,是嗎?

在進入目視空戰時戰機照顧的導彈都不會太多,不然矯捷xìng太受管束;這方麵殲-10係列戰機最大八枚的導彈掛載量也不算差,或者說二者的實際掛載才氣基秘聞當,也是能夠的。

顛末一陣長考,他的內心已經根基有了計算。

作為一種誇大高速反對才氣的機型,殲-10的氣動佈局基於傳統的三角翼構型,但是在此根本長停止了一些改進,試圖兼顧高速才氣與矯捷xìng。起首,在傳統三角翼的翼型上疊加了反向彎扭,其感化近似於雙三角翼設想,能夠晉升戰機的矯捷xìng能,同時又不會過分影響其高速特xìng;其次,加裝全動鴨翼,共同數字式飛翔節製體係,能夠極大的晉升戰機的矯捷特xìng。

“嘿嘿,劉威啊。”

得益於新型電傳cāo縱體係的智慧化改進,殲-10的cāo縱姿勢裕度能夠進一步放寬,這也使得其矯捷xìng能獲得了必然程度的進步,乃至能夠說比Su-27還要好一點。總而言之,如果對BVR作戰才氣比較看重,同時也兼顧搏鬥,而對載彈量和持續戰役力不是太看重的話,殲-10就是相稱不錯的挑選。

看一看電腦上的頁麵,劉威也發明殲-10A的報價有了小幅度下調,他細心的察看半晌、纔想起來這大抵是達到了必然產量、單架分攤本錢重新覈算的成果。現在殲-10A的報價是一點三三億,並且還多出了設備AL-31F的選項,如果挑選推力稍遜的AL-31F,還能夠再省下個二三百萬。

“那麼殲-10A呢,之前不是一點四億,如何現在貶價了?”

而反觀殲-10呢,龍雲在穿越時有大量駕駛Su-27S的實戰經曆、並且這類經曆還會不竭增加;殲-10就冇有如許的好處,他到現在還冇有摸過這類戰機的cāo縱杆,全數的感xìng熟諳也隻限於之前打過的摹擬器罷了。

正視搏鬥的全能型定位,很合適很多航空競技戰隊的需求。

在包管飛翔速率的根本上,殲-10的搏鬥才氣隻能說是兼顧、也就是還算不錯,在三代殲擊機裡並不非常出眾;同時受限於發動機推力和較短的翼展,其兵器掛載才氣也相稱普通,不能和F-16這類“炸彈皮卡”相提並論。

如果一支戰隊的氣勢是側重於搏鬥,但也正視中等間隔上的BVR對抗,特彆對載彈量、也就是持續戰役力有很高的要求,那麼脫胎於Su-27的殲-11係列就是比較合適的挑選。

總之,兩種戰機的環境就是如許;在內心盤桓好久,又在電腦上查閱供應商的報價和發賣手冊,龍雲對著螢幕又發了一小會兒呆。

殲-11的景象是如此,那麼殲-10又如何呢?

顛末如許的改進設想,固然是利用小展弦比三角翼,作為第三代殲擊機來講殲-10的矯捷才氣完整夠格,與聞名的歐洲雙風比擬也並不遜sè多少。但是不管如何說,從本質上講殲-10仍然是一種力求高速的截擊機,本身的載彈量和航程目標也要從命於超音速截擊的要求。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