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爭大唐_第二百二十二章伊州危機(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哈,媽的,這賀大才還真他媽的是個馬屁妙手!李貞被賀大才這一番話搞得有些子哭笑不得,不過卻並不想就此表態,眼瞅著眾將的目光全都看向了自個兒,李貞隻是皺著眉頭揮了動手道:“看本王做甚,爾等先議著罷。”

兵者國之大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成不察也!此語乃是《孫子兵法》開宗明義的第一條,自是有其事理的,所謂的察,不但是察敵,察天時,察天時,更首要的是內省,這才氣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李貞身為大兵法家李靖之傳人,對於此道自是熟爛於心的,故此,固然絕望於安西都護府舊將們的表示,卻也並冇有透暴露涓滴的不滿,乃至未曾再提過交戰之事,哪怕是到了交河,與喬師望完成了交代以後,李貞也絕口不再提及此等事件,不過嘛,李貞也冇就此閒著,每日裡除了平常公事以外,大多數時候都泡在了各處虎帳當中,對現有的四營人馬停止了個完整的摸底排查,花了個把月的時候,總算是內心有了底。≧

安西都護府按體例該有兵六營,每營千人,可因著安西之兵乃是邊軍,並不是輪番的府兵,實施的是招募製與父子秉承製相連絡——很多安西兵是原山東義兵降卒以後,當年大唐平天下之際,擊潰了山西竇建德等山東豪傑以後,鑒於山東兵凶惡好戰,故此將這些降卒調到邊關充當邊軍,安西兵本來是駐紮在瓜州的邊軍,後因唐滅了高昌,遂調到了安西,還是是邊軍,這部分官兵便是安西軍的主體,人數約莫在兩千擺佈,都是山東降卒的後代,練習有素,戰役力極強,但根基上都是基層官兵,中高層將佐根基無人,另有一千多地兵士乃是招募來的邊民,雖也長年在軍中,但戰役力卻遠不及山東降卒以先人,至於缺額的三千餘人則是因安西都護府財務匱乏,有力養兵而至。

伊州乃是安西與中原的聯絡要道,一旦有失,安西便成了無根的飄萍,被人剿除是遲早的事情,這一仗不打也得打了,可題目是該如何打,敵強我弱還是小事,更費事的是——按李貞的判定西突厥此來乃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兵圍伊州不過是假象罷了,其實在的目標恐怕還是在安西都護府身上——西突厥圍而不攻,當然有氣候酷寒,不適合用兵之故,可更首要的啟事隻怕是圍城打援,誘使安西都護府兵,而後於野戰中毀滅安西軍主力,從而將大唐在塞外的權勢一舉肅除。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