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李貞如此說法,祿次讚婆完整放心了,笑嗬嗬地舉起了麵前的酒樽道:“多謝殿下抬愛,外臣謹以此樽,祝殿下萬事快意,身材康泰,青雲直上九重霄。”
“殿下,這……”祿次讚婆實不想在李貞這兒多呆的,可李貞既然已開了口,他也不好出言反對,遊移了一下,看向了確輪布讚。確輪布讚雖不懂漢語,然其身側的通譯卻及時地將李貞與祿次讚婆的對話全都翻譯了出來,此時見祿次讚婆滿臉子探聽的模樣望著本身,倒也冇多客氣,揮了動手,用藏語大聲地說了一句。
“殿下且慢。”眼瞅著事情愈不妙,祿次讚婆不得不開口了,搶在李貞舉杯之前道:“殿下,您還冇說是甚事呢,這酒慢些喝也不遲。”
這就想走了?哈,門都冇有!李貞鐵了心要趁此機遇拿住吐蕃使節團,怎肯讓祿次讚婆等人就此溜了,一聽祿次讚婆要告彆,李貞這便哈哈大笑著道:“不急,不急,本王擺佈無事,可貴王子殿下及副相大人上門來,本王自該好生儘儘地主之誼纔是,十八郎,傳令下去,籌辦宴席,本王本日要與兩位高朋痛飲一番。”燕十八冇多廢話,躬身應對了一句,自去安排酒宴不提。
一聽李貞不再計算此事,祿次讚婆暗自鬆了口氣,強笑著道:“不敢,不敢,是我等孟浪在先,豈敢見怪殿下,殿下您朱紫事忙,我等就未幾打攪了,告彆,告彆。”
確輪布讚聽完了通譯的轉述,臉上暴露歡暢的模樣,又急又快地用藏語叨咕了一長段話來,祿次讚婆忙不迭地翻譯道:“殿下,我家王子殿下乃是拜在大昭寺主持摩偌大師門下,除修行技藝外,也深韻佛經,隻是世傳佛經夙來希少,口傳之錯誤百出,現在我讚普已皈依佛祖,籌算在全境內廣推佛門,卻因佛經少有,我家王子殿下想請殿下幫手,多印些佛經,貴我兩邊能夠用佛經互換仆從,此不情之請,還請殿下詳加考慮。”
酒是美酒,菜是好菜,李貞本就是個會享用之人,府中大廚甚眾,窖藏美酒無數,酒菜的精彩方麵便是皇宮也冇法與李貞府上比擬,細節方麵更是冇得說了,為了照顧吐蕃諸人不會用筷子的題目,還特地為每位吐蕃客人籌辦了勺子、小刀,叉子等物事,這歌舞一起,酒宴一開,那幫子吐蕃人可就繁忙上了,便是那位自稱飲食分歧的吐蕃王子確輪布讚也揮動著刀叉,對著擺在本身麵前的美食不竭地動著狂攻,酒更是一樽接著一樽地往肚子裡倒,那副“窮凶極惡”的模樣,哪有啥合分歧之說,諸人在李貞不竭的勸酒和歌舞的掃興下,很快便暈乎得不知天南地北了,也就是謹小慎微的祿次讚婆酒喝得少,另有些復甦罷了。
“殿下,我家王子殿下說多謝殿下美意,當不醉無歸。”祿次讚婆見確輪布讚表了態,忙轉頭看向了李貞,陪著笑容說了一句。
吐蕃與中原間本來甚少來往,隻是到了貞觀四年唐滅吐穀渾之役時方有過比武,從當時起,吐蕃才與中原有了開端的來往,但並無大範圍的商貿來往,而跟著貞觀十四年文成公主入藏以後,彼其間的來往纔算是頻繁了起來,商貿來往不斷,可因著吐蕃所處的陣勢題目,能通的商道隻要三條,一是從四川走,可那一帶地形龐大,生苗凶悍,門路難行,另一條是走西域,從和田沿絲綢之路南線而行,這條路雖說大多地段都是戈壁,實在算不得易行,可比起四川路來講,還是強很多了,再有一條道是穿過吐穀渾的國土,直接行至瓜州,由玉門關進入關內,可題目是吐穀渾與吐蕃之間交戰不休,此道底子不通,是故,吐蕃與中原間真兒個地能大範圍來往的商道就是和田道,偏生此道目下掌控在李貞手中,如果冇有李貞這個地主的共同,此道必將也走不得,是以,獲得李貞的共同便是個關頭性的題目地點,而這也是吐蕃使節團此行的核心目標之一,不過嘛,李貞提出要以仆從來作為結算體例,卻令吐蕃諸人聽傻了眼,一時候倒也不曉得該如何答覆纔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