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兒,爾如何說?”李世民掃了那三個兒子一眼,並未有任何的表態,反倒是看著李貞問了一句。
“冇有,來人隻是說讓王爺馬上入宮一趟,彆的就甚麼都冇說了。”劉德全搖了點頭道。
如何說?媽的,這個長處一點都不好吃!李貞心中已然模糊看出了老爺子的用心腸點,曉得本身怕是逃不過這一關了,雖說內心頭非常不甘心,可也冇膽量當著自家老爺子的麵作,還不能有半點不甘心的模樣,打心眼裡歪膩透了,不過臉上倒是安靜得很,恭敬地答道:“謝父皇恩情,兒臣自當竭力去做,如有不到之處,還請父皇提點。”
爽是天然的事情,眼瞅著老爺子高興,李貞但是對勁得緊,能將這等獻俘事件辦得如此順利,多虧了宿世那會兒網上搜刮來的質料,不說彆的,就那些拔刀式、舉槍式、正步走、獻旗之類的玩意兒對時人來講都是些別緻事兒,為了能整出這些東西,李貞可冇少操心機,光是走行列就足足熬了好些天,若不是唐軍本就練習有素,再加上李貞重賞刺激,這玩意兒還真不見得能順利整出來呢,就算如此,李貞也還老是擔著心機,生恐走現場時會出岔子,這會兒典禮一結束,李貞總算是大鬆了一口氣,臉上雖還是嚴厲得很,可內心頭倒是樂壞了,這叫啥來著?哈,這就叫強勢退場了!
唔,老孃這麼急召咱入宮該不會也是為了這個兵部侍郎的事,得,走上一回好了。李貞回長安已多時,可一向忙著獻俘大典的事兒,彆說入宮了,便是自個兒的王府也是一次回,本籌算晚些時候入宮給燕妃及各宮嬪妃們拜年送禮的,現現在燕妃既然開了口,李貞也隻能緊趕著往宮裡去了……<dd>
三國之所以是三國就是因為三方權勢鬥個不休罷了,既然老邁、老四都冒出來了,老三李恪天然冇置身事外的理兒,不過這貨奪目得很,眼瞅著自家老爺子臉上的笑意愈來愈寒,便曉得李貞出任兵部侍郎一事隻怕是聖意已定,斷不會因為兒子們的反對而收回的,按李恪的估計,哪怕是李貞提出反對的定見都不頂事,固然一時候猜不透自家老爺子的心機,可李恪卻不想錯過這等能拉攏一下李貞還能趁便給兄弟們潑上一盆子臟水的機遇,大步走出皇子們的行列,躬身道:“父皇,兒臣覺得太子哥哥及四弟所言雖不無事理,但是八弟乃是大才也,素有‘將星’之名,又有交戰之功,更兼文采出眾,若非政務尚不熟諳,任兵部侍郎已是屈才矣,故此,兒臣覺得八弟必可勝任此職,請父皇明察。”
看出來倒是看出來了,可該如何應對李貞卻有些子拿不定主張,本想著納隆會給本身指一條明路,可眼瞅著納隆那副落拓的模樣,李貞還真是有點兒氣不打一處來,很有些子煩躁地在原地轉了幾圈,一撫額頭道:“本王問的是此事該如何應對?”
靠,老爺子您老這是要賞咱?怕是籌算坑咱一把罷,要賞也不早些賞,偏生要兄弟們都在場的時候來上這麼一手,唉,都說自古帝王最無情,敢情不假,您老就不能放咱一馬?李貞眼睛好使得很,李世民那饒成心味的一斜眼天然是瞞不過他的察看,便是一起子兄弟們眼中的妒忌之意也逃不過李貞的雙眼,此時見李世民問,李貞心中暗自叫苦不迭,可又不能不答,冇何如,也隻好一臉子懵懂狀隧道:“父皇明鑒,兒臣行本分之事耳,有何可賞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