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扳倒頂頭下屬劉洎當然是諸遂良一向以來的心願,但是如果能不正麵脫手的話,諸遂良還是不想等閒脫手,眼瞅著此時老蕭同道都已經將該說的話都說清楚了,諸遂良本籌算袖手旁觀來著,可一見到李治那副不死不活的模樣,諸遂良便是一陣頭疼,心中明白李治這是用心要本身出麵,以便將他諸遂良完整綁上東宮的戰車,隻不過明白歸明白,似這等緊急關頭,也實是容不得諸遂良躊躇的,是故,固然滿心眼裡不痛快,可諸遂良還是站了出來道:“殿下,老臣覺得蕭中書所言有理,但是考慮到劉侍中愛子心切,有些失度也是人之常情,但是現在案情未明,須防有不測生,正所謂清者自清,濁者自濁,是非總有公判,統統須以朝廷之律法為繩尺,老臣信賴,如果由孫大人主持大理寺,定可將全部案情查個水落石出,在此期間,劉侍中還是先回家中避避懷疑的好,此老臣之膚見耳,請殿下明斷。”
阿鬥!諸遂良見李治如此脆弱,忍不住在內心頭暗罵了一聲,略一沉吟,已然判定出劉、孫倆人隻怕該是鬨翻了,這是要來打禦前官司了——諸遂良跟劉、孫這兩位都同事了多年,自是曉得這兩位朝中大佬都是樸直之人,兩下裡撞在了一起,一準是話不投機的多,十有**是吵翻了罷,當然了,這隻是諸遂良自個兒的猜測,雖有必然的掌控,不過諸遂良為人油滑,卻不肯就此將話說得太死,隻是躬了躬身子道:“殿下,二位大人既然來了,那就見見也好。”
“混鬨!爾等身為朝廷重臣,豈可習村婦罵街,還不開口!”李治冇說話,倒是老蕭同道憋不住了,仗著自個兒的官階比劉、孫二人都高,端起中書令兼太子太保的架子,斷喝了一聲。
“臣要參劉侍中無禮不法,借勢欺人,強行乾預我大理寺依例斷案……”
蕭瑀為人是有些個孤芳自賞,不甚合群,說話也一貫直來直去,可卻不是個傻子,恰好相反,老蕭同道但是個不折不扣的高智商者,一聽諸遂良如此這般地說了一通,立馬就看出了此中的蹊蹺之處——這麼個可大可小的案子竟然鬨到瞭如此大的地步,這裡頭的味道實在不如何美好的,這明擺著就是李治想要向魏王一方頂梁柱劉洎開刀了罷,老蕭同道雖一貫瞧不起出身微寒的劉洎,可老蕭同道更不肯平白無端地被李治當作槍來使,這不,諸遂良的話音剛落,蕭瑀的臉立馬就板了起來,冷哼了一聲道:“此事交由大理寺按例辦理便可,何必殿下如此操心?”
諸遂良見李治將這等講解的瑣事推到了自個兒的頭上,儘驕傲心的不樂意,卻也無可何如,隻好從旁走了過來,清了清嗓子道:“下官見過蕭大人,此事是如許的……”諸遂良將相州軍糧案的事情大略地先容了一下,又側重點出能夠涉案的劉铖恰是侍中劉洎的宗子。
蕭瑀的話實在算不得客氣,嚴格說來,乃至有些子違逆的意味在內,不過李治倒是一點都不在乎,並非火,而是苦笑了一下道:“蕭中書說得是,隻是……唉,本宮也是怕啊。”
蕭瑀夙來瞧不起劉洎,自大出身、才調、官爵皆在劉洎之上,然此番李世民竟以劉洎為輔大臣,本就不滿於心,此時一聽劉洎竟敢此等大言,頓時氣得神采青,霍但是起道:“竟有此事,老匹夫可愛!有老夫在,安能容彼猖獗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