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爭大唐_第四百三十二章親征之議(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嘿,長孫老兒還真是會說話,您老都說高句麗鄙視我朝天威了,那還不是明擺著要開戰麼,既如此,那還問咱乾啥?李貞內心頭嘰嘰歪歪著,可臉上卻還是不動聲色,正容看向長孫無忌,略一欠身道:“長孫大人所言甚是,本宮受教了,隻是此事嚴峻,須得父皇聖裁,本宮統統服從父皇之旨意便是。”

嘿,這個老諸同道的臉皮子還真是有夠厚的,這麼敏感的題目竟然就這麼明目張膽地問了出來,算你狠!一聽諸遂良問出此言,李貞內心頭頓時便是一陣煩亂——這些天來,這個題目李貞已經不知答覆了多少次了,每次都是含含混糊地帶了疇昔,可那是對普通的朝臣,李貞如何說如何是,誰也冇膽量揪著李貞問個水落石出的,但是這會兒麵對的但是三個故鄉夥,本來就不是能隨便亂來的,更何況這三巨擘還極有能夠是奉了老爺子的旨意前來的,這就令李貞不得不謹慎對付了,萬一不謹慎踢到了鐵板上,那樂子可就大了去了。

啥?啥?啥?您老這是要將咱往火坑裡推啊!李貞一聽房玄齡是這麼個說法,頓時就大吃了一驚,手一顫,險幾乎將茶碗打翻在地,這才明白這三位朝中大佬敢情不是奉了聖旨前來問話的,而是試圖推出李貞去跟李世民爭奪出征高句麗的領兵之權,這令李貞內心頭很有種哭笑不得的感受——李貞對於如何撻伐高句麗天然是有著絕對的信心,也有著絕對的取勝之掌控,當然了,除非李貞籌算將火藥兵器提早公開,不然的話,要想勝幾無能夠,而火藥兵器乃是李貞保命的底牌,等閒泄漏不得——東宮現在的防衛力量除了李貞從西域帶返來的百餘名親信以外,餘者全都是中看不頂用的渣滓兵,而李貞又絕無能夠去練習這幫子渣滓兵,不然的話,必定會引發老爺子的猜忌之心,這就導致李貞部下兵力空虛至極,而反觀諸兄弟手中全都握有兩千精兵,一旦這幫傢夥也玩上一把玄武門之變,李貞如果冇個底牌在,拿啥去抵擋?再者,如果李貞領兵在外交戰,這麼一來二去地打將下去,時候遲延太久,萬一京師裡呈現甚變故,那樂子可就大了,從這個意義來講,李貞是絕對不成能去爭奪這個帥位的,更何況就李世民阿誰性子,一旦決定了要親征,誰也冇法勸服得了他,三位宰相不能,李貞也一樣辦不到。

“嗬嗬,殿下過謙了,以殿下之大材,實我朝之棟梁矣,現在西北安靖,皆殿下之手筆,世人莫不讚歎之,現在北麵小寇喧嘩,殿下覺得當何如哉?”諸遂良自是曉得李貞滑不留手,要想從李貞口中套出話來,的確比登天還難,乾脆便將話題直接了本地挑了開來,他這麼一開口,本來低眉垂而坐的房玄齡與長孫無忌立時都來了精力,全都目光炯然地看著李貞,就等著看李貞如何應對了。

中秋無疑是很熱烈,但那是屬於普天同慶的熱烈,跟朝局雖略有連累,隻不過卻也算不得甚首要之事,但是中秋方纔剛過,一樁大事便鬨得滿朝不寧了起來——貞觀十八年八月十二日,新羅使節樸正男抵京,並送來求救函,言及高句麗結合百濟夾攻新羅,新羅力戰已漸不能支,哀告天可汗兵已解新羅之危如此,適逢中秋將至,帝得空理睬之,並未置一詞,而中秋剛過,風聲便已從內廷傳出——帝欲再征高句麗,此動靜一出,滿朝文武嘩然一片,戰與不戰之爭大起,眾說紛繁,莫衷一是,大抵上支流思潮以戰為主,卻激烈反對帝駕再次親征高局麗,為此而上書者眾,然,皆不見帝有何旨意下達,統統奏章一概留中不,眾臣皆不知聖意安在,紛爭大起焉。﹤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