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戰可不比野戰,唐軍剛至,本來覺得能仰仗著強大的軍隊威懾城內官兵,而後由高家兄弟出麵招攬舊部,便可兵不血刃地拿下安市城,故此,相乾之攻城器具並未齊備,除了雲梯以外,諸如衝車、弩車、投石機等器具都尚未組裝起來,此時兵攻城勝算並不大,諸將都是老於戰陣之輩,如何會看不出此戰的傷害,所謂的搶先攻城實在就跟搶先送命差未幾——孫子有雲:攻城之法為不得已。修櫓轒轀,具東西,三月而後成,距閩又三月而後己。將不堪其忿,而蟻附之,殺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災也!但是明白歸明白,值此李世民暴怒的當口上,諸將都不敢出言勸諫,可也冇人情願當送命的炮灰,因而乎,李世民問完了話,諸將全都三緘其口,一時候場麵便就此冷僻了下來。
城頭上一陣響動以後,楊萬春從城頭上暴露了頭來,看著城下的高延壽道:“高將軍冇空見爾這等背主求榮之輩,有屁快放,不然老夫命令放箭了。”
楊萬春話音剛落,近千身著各色雜衣的百姓便湧上了城頭,亂鬨哄地叉指著李世民地點的方向便罵開了,啥刺耳便罵啥,聲音清脆非常,明顯是早就排練好了的,那等罵聲一起,城頭之下的高延壽麪色立馬就白了,再也說不出甚勸降的話來,隻得灰溜溜地便領著人退回了唐軍陣中。
……
高懷龍,高延壽之堂弟,本是高延壽部下一員大將,前番被楊萬春手持兵符所騙,挾裹著來到了安市城,這數日來雖也經心極力地忙著設防事件,但是內心頭何嘗冇有痛恨楊萬春矇騙之心,隻是其為人深沉,不肯說將出來罷了,既已曉得其兩位兄長都已投了唐,高懷龍大要雖平靜仍舊,實則忐忑不已,對於即將麵對的安市保衛戰之信心實在並不敷,此時聽得楊萬春見問,高懷龍隻是哼了一聲,並冇有出言作答。
高惠真的膽氣天然是比那些文人出身的通譯要強很多,可也冇強到敢直接將城頭上那幫子公眾的罵人話直截了本地當著李世民的麵翻譯出來的份上,被李世民這麼一問,神采頓時就漲紅了起來,梗著脖子,瞠目結舌了好一陣子,直到李世民神采烏青,明顯處於爆的邊沿了,這才無可何如地說道:“陛下,那幫鹵莽小人之言不成聽,他們,厄,他們在,在,啊,在罵陛下是,厄,是……”
李世民近些年來已經聽不得順耳之忠告,更何況是高句麗小兒輩的罵人話,罵的還是他的忌諱之地點,本就氣得夠嗆,再加上軍中將領們一鼓勵,立馬揮手大聲命令道:“朕意已決,城破之日,儘屠之,傳令全軍,籌辦攻城,誰敢請命先攻?”
“唉,三足烏神(高句美人的神明)在上,請保佑我高句麗能脫此大難,若能守住安市城,楊或人何惜此頭!”送走了高懷龍,楊萬春在密室裡呆呆地站了好一陣以後,這才長歎了一聲,大步行出了密室,也忙著擺設相乾之安排去了……
體例是楊萬春提出來的,可究竟能不能成事楊萬春情裡頭也冇有底,但是事情都已經到了這般地步,就算是根稻草,楊萬春也隻能挑選抓住不放了,此時麵對著高懷龍的迷惑,楊萬春強自壓下心中的不安,語氣果斷隧道:“唯有此策方能救我安市之危,高兄不聞置之死地而後生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