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爭大唐_第五百五十八章暮鼓晨鐘(大結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對於這幫子狗屁兄長,李貞向無好感,也向來防備得緊,如果從皇位安然的角度來講,天然是撤除了費事,但是麵對著老爺子求肯的目光,這等話李貞實是說不出口,再一想,諸王的權勢皆已被完整肅除,就算他們想要接著鬨,也冇了鬨的本錢,當然了,就算他們將來還要再鬨,李貞也不放在心上,反倒是個藉機斬草除根的大好機遇,既然如此,李貞倒也不會是以事而傷了老爺子的心,這便略一沉吟道:“父皇明鑒,兒臣覺得諸位哥哥雖是有錯,然,既已受了懲辦,在兒臣看來,定會就此悔過,隻是此錯太大,冒然開釋恐傷諸臣工之心,不若就安設於各自王府中,著羽林軍嚴加把守便好,此兒臣之鄙意耳,望父皇聖斷。”

“嗯,好,好,好,不說這個了。”李世民說到這兒,略一停頓,突空中色一肅道:“朕這些日子困於床榻,已有力政務,爾既返來,朕也便能夠放心了,朕已選好了良辰,十月十八傳位於爾,望爾能戒驕戒躁,保我大唐之萬世永昌,爾能夠辦到否?”

貞觀二十三年十月月朔,帝命令改元為“景隆”,是年起為景隆元年,任命長孫無忌為左仆射,諸遂良為右仆射,莫離為侍中,納隆為中書令,裴炎晉為中書舍人,其他各部尚書侍郎皆略有調劑,然,大抵上保持穩定,諸臣工藉此機遇提出立儲之事,帝對之曰:畢生不立儲,但以金書暗立繼任者,藏於金殿牌匾以後,若帝有失,則開之,覺得遺詔。諸臣雖不解,然於帝之嚴肅下,莫敢不從。

以下數字不算錢,敬請存眷:

“父皇過譽了,此仗能順利,乃托父皇之宏恩,皆全軍將士用命之故,兒臣不敢自居其功。”李貞謙遜地躬身答覆了一句。

景隆十五年一月初八,帝下詔拔除均田製,實施“畝稅製”,並命令對原有之貿易稅製停止鼎新,各府不再設卡,僅在省界設卡,實施一省完稅,天下通行,標準稅製票據,加大打擊私運之力度,促進天下貿易之暢通,極大地變更了地主階層投入工貿易的主動性,為“景隆之治”打下了堅固的根本。

“臣等拜見太子殿下。”一眾大臣先前不敢打攪李貞兄弟倆的敘話,此時見李貞即將過來,自是紛繁躬身施禮問安不迭。

諸王自中秋之變後,皆已被軟禁在了大明宮中,成了階下之囚,隻不過李世民卻始終未曾命令對諸王的罪孽停止懲辦,此中的意味李貞心頭自是稀有,擺佈不過是老爺子捨不得已未幾的兒子再遭殛斃罷了,可又怕李貞對此不滿,乾脆就裝胡塗地拖了下來,這會兒當著李貞之麵提起此事,雖未曾明言為諸王討情,可話裡卻明擺著便是這麼個意義。

景隆九年三月初六,借大破吐蕃之勝,帝宣佈中樞改製,廢三省,抬六部為內閣,並設大學士議事堂,以幫手帝王總理朝政,首任大學士有莫離、納隆、李道宗、李千赫、裴炎等七人,並加大科舉之登科力度,科舉科目同時停止鼎新,對原有之儒學文字重新標準,並增設數術、物化等必考之科目,增設科技科,大幅進步科技官員之報酬,與此同時,帝專門下文製定《專利法》,以促進科技進步;同年六月,帝下詔鼎新金融,以金銀為本位,代替以銅錢為本位之體製,併爲此製定了詳細的結算乃至利用條令。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