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爭大唐_第五百五十八章暮鼓晨鐘(大結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貞觀二十三年七月旬日,太上皇李世民病逝於大明宮中,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天子,舉國哀喪,高宗李貞親身扶靈安葬一代大帝於昭陵。

就在世人等得心焦之際,遠處的官道上突地冒出一股煙塵,斯須便模糊可見一隊馬隊正高速向五裡亭飛奔而來,搶先一麵明黃色大旗頂風招展,一眾等待了多時的朝臣們全都衝動了起來,本來擺列整齊的行列竟是以而顯得有些子狼藉。

且不提長孫無忌如何惶恐不安,卻說李貞一世人等一起急行,趕到了大明宮前,方纔遞上牌子未幾時,就見新任內侍監劉和領著幾個小寺人急倉促地從宮熟行了出來,到得近前,大聲宣道:“陛下有旨,宣太子李貞勤政殿覲見。”

疾走的馬隊大隊一起急趕,如怒龍捲地般衝出了山道,藍田縣城便已遙遙在望,離京師就隻剩下一天的路程了,但是李貞急於歸京的表情不但冇有稍緩,反倒是更火急了幾分,雖明知一眾親衛將領都已是強弩之末,可李貞卻還是不想在藍田多加擔擱,這便回顧掃了身後的諸將一眼,沉著聲命令道:“傳令:藍田不歇,持續行軍,夜宿七裡坡!”

景隆二十一年四月初七,大學士納隆病逝,享年七十有一,帝為之廢朝三日,並賜諡號:忠,追贈司空,配享太廟,其子襲爵為忠國公。

“不敢,不敢,奴婢恭賀殿下班師而歸。”劉和久在帝側,哪會不清楚李貞的性子,哪敢在李貞麵前擺架子,忙不迭地退後一步,躬身賠笑道:“殿下,您可算是返來了,陛下這些天但是一向在唸叨著您,每日裡皆是扳動手指算您的歸程呢。”

“父皇,您要惡報龍體,孩兒先辭職了。”李貞雖甚是擔憂李世民的身材,可也曉得此時不宜過分打攪李世民的養病,這便恭敬地行了個禮,而後徐行退出了勤政殿,也偶然在宮中多留,出了宮門,馬上率眾向城中趕了去。

“父皇……”望著李世民那蕉萃的臉容,再一想起二十餘年來的父子之情,李貞不由淒然淚下,哽嚥著說不出話來。

“父皇過譽了,此仗能順利,乃托父皇之宏恩,皆全軍將士用命之故,兒臣不敢自居其功。”李貞謙遜地躬身答覆了一句。

李慎一聽這話,心中頓覺暖和,鼻子一酸,淚水忍不住便流淌了下來,也顧不得去擦上一下,顫抖著開口道:“太子哥哥謬獎了,您揚威域外,小弟能在火線為哥哥作些事情,自是該當的。”

“貞兒啊,鼎祚拜托於爾,朕自可放心,隻是,唔,隻是,唉,你那幾位不成器的兄長朕實不知該拿他們如何纔好,貞兒看這事該如何個結局?”李世民見李貞半晌不說話,無法地搖了點頭,苦澀而又地開了口。

獲得了老爺子傳位的承諾,如此多年的奪嫡之路便算是走完了,按理來講,李貞應當鎮靜非常纔對,可不知為何,李貞的心中卻冇有多少的鎮靜之意,反倒有著一股子茫然在心頭湧動,特彆是老爺子所言的“暮鼓晨鐘”之言更是令李貞心傷不已,回望著這一起行來的艱钜與磨難,再一想起李世民那朽邁與蕉萃的臉龐,萬千的感慨、萬千的感喟令李貞的心沉甸甸地難受著,一起走一起思考著,想得出神之餘,人已到了東宮門前,兀自端坐在馬背上,渾然忘了周遭的統統,直到一聲脆脆的童音:“父王。”響起,李貞這才驀地驚醒了過來,定睛一看,本來是小李純跑到了馬前。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