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爭大唐_第五百五十八章暮鼓晨鐘(大結局)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諸王自中秋之變後,皆已被軟禁在了大明宮中,成了階下之囚,隻不過李世民卻始終未曾命令對諸王的罪孽停止懲辦,此中的意味李貞心頭自是稀有,擺佈不過是老爺子捨不得已未幾的兒子再遭殛斃罷了,可又怕李貞對此不滿,乾脆就裝胡塗地拖了下來,這會兒當著李貞之麵提起此事,雖未曾明言為諸王討情,可話裡卻明擺著便是這麼個意義。

“父皇身材如何?”李貞邊往宮門裡走,邊似隨便地問了一句。

疾走的馬隊大隊一起急趕,如怒龍捲地般衝出了山道,藍田縣城便已遙遙在望,離京師就隻剩下一天的路程了,但是李貞急於歸京的表情不但冇有稍緩,反倒是更火急了幾分,雖明知一眾親衛將領都已是強弩之末,可李貞卻還是不想在藍田多加擔擱,這便回顧掃了身後的諸將一眼,沉著聲命令道:“傳令:藍田不歇,持續行軍,夜宿七裡坡!”

劉和說得雖含混,可李貞一聽就懂了——“理應”無大礙之意就是在說李世民的病情隻怕是不太成了,固然李貞對此早有思惟籌辦,可乍一聽到此動靜,心頭還是不免猛地一沉,神采變了變,也不再多言,快步向勤政殿行了去,方纔一進大殿之門,入眼就見李世民正躺在胡床上,麵龐清臒,神采極其慘白,心頭一疼,忙不迭地搶上前去,一頭跪倒在地,磕著頭,哽咽隧道:“父皇,兒臣返來了。”

景隆四十一年七月初三,帝本正漫步於大明宮禦花圃中,突有所感,急趨宮中,調集裴炎等諸多大學士覲見,交代身後諸事之安排,並大笑三聲,言及“此身無憾矣!”話音一落,遂忽然長眠,享年六十有四,諸臣工見狀皆大哭,並共開金殿密藏之金盒,現遺詔,內定之繼位者果是皇宗子楚王李純,一眾臣工遂奉遺詔,擁立李純為帝,改元“承平”,國人聞知高宗已逝,舉國大哀,各省各府皆罷市素食三日,以紀傷懷,新帝李純為高宗諡號;大仁大聖大義勇天子,並扶靈葬於昭陵之旁,史稱“壅陵”,景隆帝在位四十三年,因諸多改革導致天下大治,史稱“景隆大治”,其職位尤在“貞觀之治”之上。

景隆二十一年四月初七,大學士納隆病逝,享年七十有一,帝為之廢朝三日,並賜諡號:忠,追贈司空,配享太廟,其子襲爵為忠國公。

“嗯,十弟之言哥哥記著了。”李貞微微一笑,心中盤算了主張,要保李慎平生安然,不過這話李貞隻是埋在心中,卻並冇有透暴露來,再次拍了拍李慎的肩頭,而後大步向恭候多時的一眾朝臣們走了疇昔。

“父王,您可算是返來了,純兒想父王了。”小李純很享用地靠在李貞懷中,脆生生地叫喚著。

“是,兒臣遵旨。”李貞倒也冇推讓,躬身應了諾。

公然是這個題目!李貞作為穿越眾,自是清楚來自的阿誰時空裡,李世民也曾對繼位的李治說過一樣的話,先前李世民在遊移之際,李貞便模糊猜到了李世民將要說的話,表情不免有些子龐大了起來,略一思考,點頭回道:“父皇有此心願,兒臣自當保司徒大人滿門繁華,請父皇放心。”

“父皇,您要惡報龍體,孩兒先辭職了。”李貞雖甚是擔憂李世民的身材,可也曉得此時不宜過分打攪李世民的養病,這便恭敬地行了個禮,而後徐行退出了勤政殿,也偶然在宮中多留,出了宮門,馬上率眾向城中趕了去。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