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景隆十年七月二旬日,帝下詔鼎新處所政體,分天下為十二總督府,並分設三十七省,以巡撫為最高行政長官,分設佈政使辦理一省之財務、按察使辦理一省之刑名;拔除州刺史之官職,改成府,設知府、知州等職,附屬於省。
“父皇厚愛,兒臣自當勵精圖治,為我大唐之繁華鞠躬儘瘁,死而後己!”一聽自家老子如此說法,一股子豪情立馬在李貞心頭湧起,自是不再矯情,抬起了頭來,目光炯然地看著李世民,慷聲答道。
景隆九年三月初六,借大破吐蕃之勝,帝宣佈中樞改製,廢三省,抬六部為內閣,並設大學士議事堂,以幫手帝王總理朝政,首任大學士有莫離、納隆、李道宗、李千赫、裴炎等七人,並加大科舉之登科力度,科舉科目同時停止鼎新,對原有之儒學文字重新標準,並增設數術、物化等必考之科目,增設科技科,大幅進步科技官員之報酬,與此同時,帝專門下文製定《專利法》,以促進科技進步;同年六月,帝下詔鼎新金融,以金銀為本位,代替以銅錢為本位之體製,併爲此製定了詳細的結算乃至利用條令。
十月,已是初冬時分,可天卻不甚冷,日頭暖暖地高掛在天上,風不大,輕卷下落葉翩翩起舞,山道兩旁的楓葉豔紅似血,枯黃的草葉隨風泛動如濤,景色分外誘人,但是縱馬飛奔的李貞卻偶然去賞識這等美景,不住地催馬而行,數千緊隨厥後的親衛隊在山道上如旋風般攪起漫天的灰塵,如雷般的馬蹄聲驚得山林間鳥飛獸走,好一派慌亂。
天已近了中午,是到了該歇息的時候了,更遑論一世人等已狂趕了近一個月的路,皆已是怠倦至極,便是李貞本身也已是累得夠嗆,怎奈心中的牽掛與憂愁卻令李貞不肯也不能就此停將下來——自打平滅了高句麗以後,李貞便即收到了京師傳來的信報,曉得諸王皆已毀滅,表情大好之下,也就不急著班師返國,本籌算親身主持高任武即位高句麗國王之慶典,卻不料凶信竟接二連三地傳了來,先是左仆射房玄齡病情惡化,於貞觀二十一年八月二旬日過世,接著又是李貞的恩師衛國公李靖突染惡疾,於貞觀二十一年玄月月朔駕鶴歸去——在李貞所來自的時空中,二者皆在貞觀二十三年初接踵歸天,或許是因李貞的穿越激發了胡蝶效應之故,二人竟在此等極其敏感之時分相攜棄世,再算上蒲月初歸天的中書令馬周,一年裡竟有如此多的重臣接踵離世,這等接連不竭的凶信令一代大帝李世民傷感萬分之下,竟是以臥病在床,幾冇法理事矣,現在朝堂要務雖有長孫無忌與諸遂良兩位大佬在主持,但是情勢卻非常奧妙,為此故,放心不下的李貞不得不將雄師設防以及高句麗之事全數交給副帥李績打理,本身則率三千親衛提早返京。
“是,末將等謹遵殿下之令!”燕十8、鷹大等將領雖說皆已怠倦不堪,但卻絕對不會違背李貞的號令,各高傲聲應了諾,斯須,一陣淒厲的號角聲在行列中響了起來,一眾親衛各自抖擻精力,快馬加鞭地向京師疾走而去,一時候寬廣的官道上灰塵漫天卷如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