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清_第一一九章 鞭子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總要靠大師戮力同心,”曾國藩淺笑著說,“到時候我在江寧,專候佳音。”

曾國藩驚詫――關卓凡一個旗人,能帶兵兵戈,能辦洋務,能說洋話,這已是了不起的事情了,誰想到掉起書包來。竟也頭頭是道?

想到旗人,又想到九弟曾國荃,繼而又想到李鴻章,在心中冷靜計算,一時冇有再言聲。曾國藩不說話,關卓凡天然也不說話,坐在一旁悄悄等待,內心倒是感慨萬千。

“傳令丁汝昌,金台、百粵兩艦,馬上發炮轟擊江寧!”關卓凡收起了笑容,安靜地說道,“我要打一個鞭花,給曾老九聽聽。”

“天然曉得。當初軒帥帶領步軍馬隊,手擒巨憨,名震天下。”

他是真的能識才賞才愛才的人,不由便改容相向,臉上頭一次現出了笑意,欣喜地說:“逸軒,我冇想到你另有如許的見地。好!好!像你如許的人纔多一些,何嘗不是國度之福?”

“所謂世易時移,變法宜矣。”曾國藩雖已放鬆了口氣,但關卓凡仍不脫恭謹的神態,“督帥是學窮天下的人,卓凡這一點小見地。本不敢在督帥麵前矯飾。不過以卓凡看來,西方列強之強,實是得益於貿易之暢旺。販子逐利,是以能夠相同有無,除行商坐商以外。亦能夠創辦實業。其不厭嚕囌,不憚繁钜,行事迅捷,計算邃密的好處,不是官府所能做到的,實在是官洋兩端之間。極好的橋梁。”

“哦?”曾國藩的雙眼攸的一睜,右手在長鬚上微微一頓,才又順著捋了下去。

“軒帥說的是,但是不陪著他演戲,又能如何?”劉郇膏無法地說,“畢竟承諾了曾督帥的……”

曾國藩聽得很當真,再問出話來,便已經多少帶著一點讚成之意了。

本身是江蘇藩司,天然也是曾國藩的屬官,方纔曾國藩的這一番發問,有講求的意義,就跟口試一樣。想當初本身大四的時候,也曾投簡曆無數,裝腔作勢的口試官也見過很多,此中真有拿《曾國藩家書》內裡的話來考問本身的!如果他們曉得明天口試本身的,竟是曾國藩本人,不知會作何感觸?

“不兵戈,我的糧台上倒是安逸,不過一年半載下來,碌碌有為,單是看著彆人兵戈,怕把兵養疲了。”

曾國藩一愣,終究哈哈大笑起來。

“回督帥的話,火線的糧台上,是劉郇膏在管著,還算得力。”關卓凡答道,“前麵是李撫台在替我坐鎮,儘力支應。我這回能罷休西來江寧,都靠他。”

這個笑,不是為了關卓凡嘉獎本身兒子的原因,而是關卓凡論洋務人才的那一段話,實在對他的脾胃,深有“於我心有慼慼焉”的同感。笑過以後,不免在心中揣摩,本身湘軍一係的官員當中,有無關卓凡如許的人物?

“劉先生,你約莫曉得,我是步軍衙門出來的人。”

“天然是以人才為先!”關卓凡毫不躊躇地說,“泰山不讓泥土,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不管中西,隻要在洋務上有一技之長,而又能為我所用者,或授以名器,或賞以金帛。悉予招攬,到處留意,則洋務庶幾可成矣。”

我既然來了,就非把這一年時候省下來不成!

天然是短長的,隻是正在說軍務上的事,如何俄然轉到“彈壓的工夫”上去了?劉郇膏遊移著,一時冇能明白關卓凡的意義。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