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清_第一章 七品知縣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以七品知縣而兼具禦前侍衛的身份,能夠在大內當中逛來逛去的,有史以來,除關卓凡以外,不再作第二人想。

“我各艙都轉了轉,也就二十來個,有的船還冇開,就吐起來了,純粹是他麼嚇的。”張勇臉上一副不屑的神情,撇著嘴說道:“都是冇用的東西,老丁看著他們呢。”

但是,等恭王把關卓凡的來由向兩宮回明白以後,兩位太後細細一想,竟是越想越有事理,這個上海知縣,倒彷彿本就該由他去做。

“恐嚇人?”這回輪到關卓凡不屑地笑了,“等甚麼時候坐上海船,我看你再說嘴。”

*

其一,李秀成新克杭州,兵勢大熾,轉頭進窺上海的傳言甚囂,而上海四周,能打的軍隊根基冇有――曾國藩的湘軍破了安慶以後,正在做圍攻金陵的籌算,李鴻章在安慶新募的軍隊,也還冇有成軍,是以說“上海無兵”也不為過。上海的大小官員和士紳,盼朝廷的救兵,如望甘霖,就連租界內的領事團,也不止一次收回照會,但願朝廷能夠儘快派兵,加強上海的防務。這類時候,關卓凡情願提調他那一支馬隊,出京馳援,這是奮發民氣士氣的一件功德。

船頭吊掛著的那麵美國國旗,在秋風中獵獵作響,引發了他的重視。紅白相間的星條旗,太熟諳了,因此一眼就能看得出與“將來”的分歧――比擬於將來的五十顆星,這麵國旗上,還隻要三十四顆星。

這一番事理,說得很實在,亦很透辟。

“隻當練兵了,我看不虧損。”關卓凡笑著說,“海船無聊得很,不如江船又穩妥,又有一起風景可看。”

說來也是,一個二品的總兵,要去做一個七品的知縣,滿清建國以來,從冇有過如許的奇聞,說給誰聽,誰也不會信賴。

“這個……書上說的嘛。”關卓凡曉得本身說漏了嘴,打了個圓場。

話和稱呼都很客氣,但是語意卻帶有一點責問的意義。張勇有些難堪,也有些不美意義。難堪的是相互的身份,不美意義的則是本身彷彿有擅離值守的懷疑――遵循上船前的規定,不分開漢口二十裡,兵士們不準出艙,是以他應當在艙中照看他的部下。

這副喧鬨的景sè,讓關卓凡感到暖和而安好,他悄悄歎了一口氣,心想,本來這個期間的長江,水還是清的。

“本來就說好了是到大沽口坐海船嘛,”張勇嘟囔著,“要不是河南巡撫李鶴年非說有匪情,我們也不至於兜這個大圈子。”

*

如許通盤考慮下來,關卓凡的稟帖,竟然是滴水不漏,無懈可擊。而自甘從二品武職屈就七品的文官,稟帖裡則另有一句話“卓凡受恩深重,不敢以名位為念”,愈發讓太後和軍機大臣們感唸到他關卓凡為國之忠,的確是忠到了令人髮指的境地,因而不但準予所請,調兵調人,並且頒下了一道特賞,顯出他身份上的分歧――“賜黃馬褂,仍準內廷行走”。

上海的景象,甚為獨特,上海縣之上是鬆江府,鬆江府之上,本該是江蘇的藩司和巡撫,但現在中間卻多了一個四品的上海道台。上海的事情,鬆江府不大管獲得,多數要由上海道台來做決定,是以如果去做五品的鬆江知府,大要看起來官大了幾級,實則無趣得很。而上海道台的轄權,對軍政民政海關都有觸及,又負擔著與領事團打交道的任務,交際上的擔子極重,這麼首要的位子,如果貧乏曆練,卻也不是說坐就能坐的。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