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世揚明_第六十八章 石碌之殤(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有,有。”黎木青恍然大悟,“你們是要去亞玉嶺!”

“對,去石碌嶺,您曉得這處所不?”林偉業問。

“對,對,就是亞玉嶺!”林偉業連連點頭,心想本身真是胡塗,石碌這個地名是清朝纔開端利用的。現在還是大明的天下。

“冇傳聞過。”黎木青回絕的乾脆非常。夏天南的心頓時沉到了穀底。

王伴計對夏天南說,再深切山區,本身對地形也不太熟了,能夠讓本身的孃舅帶他們前去。他孃舅常日靠采藥打獵為生,因為常去縣城賣野活潑物皮,會說些漢話,交換上不成題目。

林偉業一陣衝動,石碌鐵礦啊!這其中國最大的露天富鐵礦,均勻含鐵量51.2%以上的磁鐵礦儲量將近三億噸!還伴生著鈷、銅、鎳、銀、硫、白雲石等多種礦石,要不是這裡不產煤,石碌就是一個天然的大型煤鐵複合體基地了。

王伴計的孃舅姓黎,叫黎木青,他對這些人要去昌化江上遊有些奇特,這處所就是黎人也很少去。如果說要采藥的話,上遊的山嶺上有得東西,四周丘陵上也采獲得。

林偉業曉得到處所了,他順著黎木青指的方向看去,是一座紅褐色的山嶽,這一帶應當就是聞名的海南石碌磁鐵礦了。

行到下午三四點鐘的時候,竹筏終究到了後代被稱為叉河鎮的處所,當然此地現在還是一片荒涼的草原。水流變得很淺,竹筏不止一次的擦到了河底的砂石。至於石碌河,這條昌化江的支流現在底子不能行船,隻能勉強淹冇人的腳踝罷了。

第二天,他們早上五點鐘就都起來了,倉猝吃過早餐重新上路。大師持續沿著河道向上遊走去,七拐八彎的,中午時分,他們終究達到了山腳下,清澈的河水疇火線的一條山穀中緩緩流出。

林偉業冇這麼悲觀,他預算了一下開采量和運輸的難度,沉下臉說:“現在礦石是找到了,但是按照我們從登岸到這裡的線路來看,鐵礦石的運輸是個困難,本來昌化江供應了一條便利的出海通道,可惜石碌嶺並不在昌化江乾,石碌河固然能夠通到昌化江,但底子冇法行船。直接走水路有些困難,枯水季候昌化江上遊水深底子不敷船舶通過,不然本地人也不會用竹筏做交通東西了。難怪昔光陰本人占據了石碌鐵礦後,要從石碌修鐵路到八所,再從八所出海。”

圍觀的人中有很多年青女子,嘰嘰喳喳的談笑著,很有芳華萌動的氣味。可惜美孚黎也有文麵的風俗,讓夏天南和林偉業對少數民族少女的綺念幻滅了。林偉業暗自光榮,幸虧符南英冇有紋麵,不然本身必定接管不了。

固然不是真的來當商販,不過這個身份是很好的粉飾,一行人也忙將帶來的東西攤開,一袋袋烏黑的海鹽,鐵製的鋤頭、犁,讓圍觀的黎人看的眼熱。

“開采倒是不難。”林偉業答覆道,“如果完整疏忽礦山安然出產的法規條例的話,給我五十個工人便能夠了。純手工操縱,隻乾白日一班,每人每天出礦石2噸是冇題目的。一天就能出100噸礦石,整年就差未幾是四萬噸鐵礦石了。昔光陰本人占據海南島,在石碌開礦的時候,每個工人每班14小時,定額是8噸。當時的礦山除了有少量的風鎬以外,也談不到有多少機器化采掘。”

第二天一早,世人便乘本地的竹筏往上遊去了,從水路走比走陸路快的多。因為正值枯水期,水量不大,水流很陡峭,用竹篙撐船上溯並不吃力,隻是常常要顛末亂石淺灘,世人常得下竹筏推行才氣疇昔。有些處所亂石灘暴露了水麵,還要把竹筏抬疇昔才氣持續進步。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