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氏春秋_第10章 孟冬紀第十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先王之所惡,惟死者之辱也。發則必辱,儉則不發。故先王之葬,必儉。必合,必同。何謂合?何謂同?葬於山林則符合山林,葬於阪隰則同乎阪隰。此之謂愛人。夫愛人者眾,知愛人者寡。故宋未亡而東塚抇,齊未亡而莊公塚抇。國安寧而猶若此,又況百世以後而國已亡乎?故孝子、忠臣、親父、交友不成不察於此也。夫愛之而反危之,其此之謂乎!《詩》曰:“不敢暴虎,不敢馮河。人知其一,莫知其他。”此言不知鄰類也。故反以相非,反以相是。其所非方其所是也,其所是方其所非也。是非不決,而喜怒鬥爭反為用矣。吾不非鬥,不非爭,而非以是鬥,非以是爭。故凡鬥爭者,是非已定之用也。今多不先定其是非,而先疾鬥爭,此惑之大者也。

二曰:審知生,賢人之要也;審知死,賢人之極也。知生也者,不以害生,攝生之謂也;知死也者,不以害死,安死之謂也。此二者,賢人之所獨決也。

凡生於六合之間,其必有死,所不免也。孝子之重其親也,慈親之愛其子也,痛於肌骨,性也。所重所愛,死而棄之溝壑,人之情不忍為也,故有葬死之義。葬也者,藏也,慈親孝子之所慎也。慎之者,以生人之心慮。以生人之心為死者慮也,莫如無動,莫如無發。無發無動,莫如無有可利,則此之謂重閉。

是月也,天子始裘,命有司曰:“氣候上騰,地氣降落,六合不通,閉而成冬。”令百官謹蓋藏。命司徒循行積聚,無有不斂;坿城郭,戒門閭,修楗閉,慎關籥,固封璽,備邊疆,完要塞,謹關梁,塞門路,飭喪紀,辨衣裳,審棺槨之厚薄,營丘壟之小大、崎嶇、薄厚之度,貴賤之品級。

君之不令民,父之不孝子,兄之不悌弟,皆鄉裡之所釜<鬲瓦>者而逐之。憚耕稼采薪之勞,不肯官人事,而祈美衣侈食之樂,智巧窮屈,無覺得之,於是乎聚群多之徒,以深山廣澤林藪,撲擊遏奪,又視名丘大墓葬之厚者,求舍便居,以微抇之,日夜不休,必得所利,相與分之。夫有所愛所重,而令奸邪、盜賊、寇亂之人卒必辱之,此孝子、忠臣、親父、交友之大事。堯葬於穀林,通樹之;舜葬於紀市,穩定其肆,禹葬於會稽,穩定人徒。是故先王以儉節葬死也,非愛其費也,非惡其勞也,為死者慮也。

安死

民之於利也,犯流矢,蹈白刃,涉血抽肝以求之。野人之無聞者,忍親戚、兄弟、厚交以求利。今無此之危,無此之醜,其為利甚厚,乘車食肉,澤及子孫。雖賢人猶不能禁,而況於亂?國彌大,家彌富,葬彌厚。含珠鱗施,夫玩好貨寶,鍾鼎壺濫,輿馬衣被戈劍,不成勝其數。諸攝生之具,無不從者。題湊之室,棺槨數襲,積石積炭,以環其外。奸人聞之,傳以相告。上雖以嚴威重罪禁之,猶不成止。且死者彌久,生者彌疏;生者彌疏,則守者彌怠;守者彌怠而葬器仍舊,其勢固不安矣。世俗之行喪,載之以大輴,羽旄旗號、如雲僂翣以督之,珠玉以佩之,黼黻文章以飭之,引紼者擺佈萬人以行之,以軍製立之然後可。以此觀世,則美矣,侈矣;以此為死,則不成也。苟便於死,則雖貧國勞民,若慈親孝子者之所不辭為也。

湯見祝網者,置四周,其祝曰:“從天墜者,從地出者,從四方來者,皆離吾網。”湯曰:“嘻!儘之矣。非桀,其孰為此也?”湯收其三麵,置其一麵,更教祝曰:“昔蛛蝥作網罟,今之人學紓。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漢南之國聞之曰:“湯之德及禽獸矣。”四十國歸之。人置四周,一定得鳥;湯去其三麵,置其一麵,以網其四十國,非徒網鳥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