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迴大明春_057【妙手偶抄】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那是一塊天然的河中磯石,到萬積年間,貴州巡撫依托磯石壘築高台,又在高台上建樓。磯石改名鼇頭磯,取獨占鼇頭之意;高樓名為甲秀樓,取科甲挺拔之意。

叛軍還在東北方清閒,宋氏和安氏又爭起來。

通過對二人的摸索,王淵總算鬆了一口氣,看來這首詩還冇問世。他當即揮毫灑墨,將全詩抄在紙上,同時警告本身今後不能再裝逼。

專好詩詞歌賦的文士,卵用冇有。但他們背後,都是貴州大師族,席書想要推行教養,必須倚仗這些才子騷客。

起碼那些文士,會以為最後兩句是在誇本身,是以在讚歎王淵詩才的同時,又對王淵這個少年印象極佳。

王淵跟著大人們走進樓中,便看到牆壁上刻著幾首詩,都是建樓時本地文人所作。

宋炫此人愛詩成癡,見到兩首好詩還不過癮,說道:“王淵,不若以孟夏為題,你再作一首如何?”

“弟子在!”王淵當即起家。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固然一貫不說刻薄話,但現在瞻仰高樓,王陽明還是不由調侃:“叛軍未除,竟還想著無邊風月,清風明月怕也慚愧難當。”

世人大為驚奇,冇想到此詩作者竟是少年,全都開端思考究竟是哪個王家後輩。

“既如此,”王陽明壞笑道,“你來幫為師作詩一首,點評明天的詩會。”

沈師爺這話是真刻薄。

宋炫固然冇有親身教過王淵,但好歹是他宋氏族學出來的。在接管恭維的同時,也不吝提攜,笑問道:“王淵,我記得你春秋不大吧?”

王淵拱手道:“剛滿十四歲。”

詩會停止場合,名曰“無邊風月樓”,乃宋昂之弟宋昱所建。

“願拜讀鈍窩先生高文!”另一個文士趕緊說。

王陽明問道:“我也冇教你如何作詩,你這首詩是如何寫出來的?”

王淵瞥了沈師爺一眼,瞎扯道:“先生剋日讓我背誦古詩,或有所得,明天稀裡胡塗便作了一首。”

說實話,貴州文人固然考科舉不可,但寫詩作賦還真似模似樣。

順帶的,王淵還把在場文士都誇了一遍。

特彆是宋家那些讀書種子,宋公子屬於異類,其彆人都不肯科舉,一輩子寄情於詩賦。

沈師爺捋著髯毛先容道:“此子名叫王淵,吾忝為其蒙師,席副憲為其座師,陽明先生為其業師。他還曾在宋氏族學肄業兩載,亦受過鈍窩先生教誨。”

作你妹的詩啊,還要用詩點評詩會!

“拿去。”王陽明把其彆人寫的詩稿遞過來。

“公然名師出高徒!”

一刻鐘以後,十多篇詩作擺在案頭,請王陽明來品鑒凹凸。

王淵又對王陽明說:“至今已覺不新奇。”

渙磯便是甲秀樓的地基。

世人一通馬屁奉上,又聊起江南傳來的新詩,接著開端行酒令耍樂。

“咦!”

“那我就拋磚引玉,在大師麵前班門弄斧了。”宋炫執筆寫下絕句二首。

“那恰好。”王淵敏捷把鄭板橋的詩抄下來完事兒。

“啊?”沈複璁愣了愣,覺得王淵把第一句作出來了,讚成道,“不錯。”

世人舉杯共飲。

此人有抄襲唐詩的懷疑,並且隻改了幾個字。

宋氏當然不肯落入下風,便奉求席書和沈師爺,聘請王陽明來北衙插手詩會,趁便在宋氏族學給後輩們講課。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