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_第7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古詩皆詠之,然後以聲依詠以成曲,謂之協律。其誌安和,則以安和之聲詠之;其誌怨思,則以怨思之聲詠之。故治世之音安以樂,則詩與誌、聲與曲,莫不安且樂;亂世之音怨以怒,則詩與誌、聲與曲,莫不怨且怒。此以是審音而知政也。詩以外又有和聲,則所謂曲也。古樂府皆有聲有詞,連屬書之。如曰賀賀賀、何何何之類,皆和聲也。今管絃當中纏聲,亦其遺法也。唐人乃以詞填入曲中,不複用和聲。此格雖雲自王涯始,然貞元、元和之間,為之者已多,亦有在涯之前者。又小曲有“鹹陽沽酒寶釵空”之句,雲是李白所製,然李白集合有《清平樂》詞四首,獨欠是詩;而《花間集》所載“鹹陽沽酒寶釵空”,乃雲是張泌所為,莫知孰是也。今聲詞相從,唯裡巷間歌謠及《陽關》、《搗練》之類,稍類舊俗。然唐人填曲,多詠其曲名,以是哀樂與聲尚相諧會。古人則不複知有聲矣,哀聲而歌樂詞,樂聲而歌怨詞,故語雖切而不能感動聽情,由聲與意不相諧故也。

《新五代史》書唐昭宗幸華州,登齊雲樓,西北顧望京師,作《菩薩蠻》辭三章,其卒章曰:“野煙生碧樹,陌上行人去。安得有豪傑,迎歸大內裡?”今此辭墨本猶在陝州一梵刹中,紙劄甚草草。予頃年過陝,曾一見之,先人題跋多,盈巨軸矣。

《虞書》曰:“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祖考來格。”鳴球非能夠戛擊,和之至,詠之不敷,偶然而至於戛且擊;琴瑟非能夠搏拊,和之至,詠之不敷,偶然而至於搏且拊:所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不自知其然。和之至,則宜祖考之來格也。和之生於心,其可見者如此。後之為樂者,文備而實不敷。樂工之誌,主於中節拍、諧聲律罷了。古之樂工,皆能通天下之誌,故其哀勝利於心,然後宣於聲,則必有描述以表之,故樂有誌,聲有容。其以是動人深者,不獨出於器罷了。

《盧氏雜說》:“韓皋謂嵇康琴曲有《廣陵散》者,以王陵、毌丘儉輩皆自廣陵敗散,言魏散亡自廣陵始,故名其曲曰《廣陵散》。”以予考之,“散”自曲直名,如操、弄、摻、淡、序、引之類。故潘嶽《笙賦》:“輟《張女》之哀彈,流《廣陵》之名散。”又應璩《與劉孔才書》雲:“聽《廣陵》之清散。”知“散”為曲名明矣。或者康藉此名以諫諷時勢,“散”取曲名,“廣陵”乃其所命,相附為義耳。

六十甲子有納音,鮮原其意。蓋六十律旋相為宮法也。一概含五首,十二律納六十音也。凡氣始於東方而右行,音起於西方而左行。陰陽相錯,而生竄改。所謂氣始於東方者,四時始於木,右行傳於火,火傳於土,土傳於金,金傳於水。所謂音始於西方者,五音始於金,左旋傳於火,火傳於木,木傳於水,水傳於土。納音之法,同類娶妻,隔八生子。此律呂相生之法也。五行先仲而後孟,孟而後季,此遁甲三元之紀也。甲子金之仲,同位娶乙醜,隔八下生壬申,金之孟。壬申同位娶癸酉,隔八上生庚辰,金之季。庚辰同位娶辛巳,隔八下生戊子,火之仲。戊子娶己醜,生丙申,火之孟。丙申娶丁酉。生甲辰,火之季。甲辰娶乙巳。生壬子,木之仲。如是左行至於丁巳,中呂之宮,五音一終。複自甲午金之仲,娶乙未,隔八生壬寅,一如甲子之法,終究癸亥。自子至於巳為陽,故自黃鐘至於中呂皆下生;自午至於亥為陰,故自林鐘至於應鐘皆上生。予於《樂論》敘之甚詳,此不複紀。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