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_第9章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天事以“辰”名者為多,皆本於“辰巳”之“辰”,今略舉數事。十二支謂之十二辰,一時謂之一辰,一日謂之一辰,日、月、星謂之三辰,北極謂之北辰,大火謂之大辰,五星中有辰星,五行之時謂之五辰,《書》曰“撫於五辰”是也。巳上皆謂之“辰”。今考子醜至於戌亥,謂之十二辰者,《左傳》雲:“日月之會是謂辰。”一歲日月十二會,則十二辰也。日月之所舍,始於東方蒼龍角亢之星,起於辰,故以所首者名之。子醜戌亥之月既謂之辰,則十二支、十二時皆子醜戌亥,則謂之辰無疑也。一日謂之一辰者,以十二支言也。以十乾言之,謂之本日;以十二支言之,謂之今辰,故支乾謂之日辰。日月星謂之三辰者,日月星至於辰而畢見,以其所見者名之,故皆謂之辰。星有三類:一經星,北極其之長;二舍星,大火為之長;三行星,辰星為之長。故皆謂之辰。

六壬天十二辰之名,前人釋其義曰:“正月陽氣始建,呼召萬物,故曰征明。仲春物生根魁,故曰天魁。三月華葉從根而生,故曰從魁。四月陽極無所傳,故曰傳送。蒲月草木富強,逾於初生,故曰勝先。六月萬物小盛,故曰小吉。七月百穀成實,自能任持,故曰太一。八月枝條堅剛,故曰天罡。玄月木可為枝乾,故曰太沖。十月萬物登成,能夠管帳,故曰功曹。十一月月建在子,君複其位,故曰大吉。十仲春為酒醴以報百神,故曰神後。”此說極無稽據義理。予按,征明者,正月三陽始兆於地上,見龍在田,天下文明,故曰征明。天魁者,鬥魁第一星也,鬥魁第一星抵於戌,故曰天魁。從魁者,鬥魁第二星也,鬥魁第二星抵於酉,故曰從魁。傳送者,四月陽極將退,一陰欲生,故傳陰而送陽也。小吉,夏至之氣,大往小來,小人道長,小人之吉也,故為婚姻酒食之事。勝先者,王者嚮明而治,萬物相見乎此,勝莫先焉。太一者,太微垣地點,太一所居也。天罡者,鬥剛之所建也。太沖者,日月五星所出之流派,天之衝也。功曹者,十月歲功成而管帳也。大吉者,冬至之氣,小往大來,君子道長,大人之吉也,故主文武大臣之事。十仲春子位北方當中,上帝所居也。神後,帝君之稱也。天十二辰也,故皆以天事名之。

象數一

開元《大衍曆法》,最為緊密,曆代用其朔法。至熙寧中考之,曆已後天五十餘刻,而宿世曆官皆不能知。《奉元曆》乃移其閏朔。熙寧十年,天正元用中午,新曆改用子時;閏十仲春改成閏正月。四夷朝貢者用舊曆,比來款塞。眾論謂氣至無顯驗可據,是以以搖新曆。事下有司考定。凡立冬晷景與立春之景相若者也,今二影短長分歧,則知天正之氣偏也。凡移五十餘刻,立冬、立春之影方停。以此為驗,論者乃屈。元會令人亦至,曆法遂定。

《洪範》“五行”數,自一至五,先儒謂之此“五行生數”,各益以土數,覺得“成數。”以謂五行非土不成,故水生一而成六,火生二而成七,木生三而成八,金生四而成九,土生五而成十,合之為五十有五。唯《黃帝素問》:“土生數五,成數亦五。”蓋水、火、木、金皆待土而成,土更無所待,故止一五罷了。畫而為圖,其理可見。為之圖者,設木於東,設金於西,火居南,水居北,土居中心。四方自為生數,各並中心之土,覺得成數。土自居其位,更無所並,天然止有五數,蓋土不須更待士而成也。合五行之數為五十,則大衍之數也。此亦有理。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