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_第13章 儘心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孟子曰:“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務。堯、舜之知而不遍物,急先務也;堯、舜之仁不遍愛人,急親賢也。不能三年之喪,而緦、小功之察;放飯流歠,而問無齒決,是之謂不知務。”

孟子曰:“以佚道使民,雖勞不怨。以生道殺民,雖死不怨殺者。”

孟子曰:“有為其所不為,無慾其所不欲,如此罷了矣。”

“但是舜如之何?”曰:“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畢生然,樂而忘天下。”

孟子曰:“雞鳴而起,孜孜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孜孜為利者,蹠之徒也。欲知舜與蹠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孟子曰:“君子之於物也,愛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親。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

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畢生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孟子曰:“於不成已罷了者,無所不已。於所厚者薄,無所不薄也。其進銳者,其退速。”

孟子曰:“易其田疇,薄其稅斂,民可使富也。食之以時,用之以禮,財不成勝用也。民非水火不餬口,昏暮叩人之流派求水火,無弗與者,至足矣。賢人治天下,使有菽粟如水火。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遊於賢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可;君子之誌於道也,不成章不達。”

孟子曰:“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子莫執中。執中為近之。執中無權,猶執一也。所惡執一者,為其賊道也,舉一而廢百也。”

孟子自範之齊,瞥見齊王之子,喟然歎曰:“居移氣,養移體,大哉居乎!夫非儘人之子與?”孟子曰:“王子宮室、車馬、衣服多與人同,而王子若彼者,其居使之然也。況居天下之廣居者乎?魯君之宋,呼於垤澤之門。守者曰:‘此非吾君也,何其聲之似我君也?’此無他,居類似也。”

孟子曰:“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未聞以道殉乎人者也。”

路惡在?義是也。居仁由義,大人之事備矣。”

人莫大焉亡親戚君臣高低。以其小者信其大者,奚可哉?”桃應問曰:“舜為天子,皋陶為士,瞽瞍殺人,則如之何?”孟子曰:“執之罷了矣。”“但是舜不由與?”曰:“夫舜惡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孟子曰:“食而弗愛,豕交之也;愛而不敬,獸畜之也。恭敬者,幣之未將者也。恭敬而無實,君子不成虛拘。”

孟子曰:“君子之以是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以是教也。”

孟子曰:“人不成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孟子曰:“附之以韓、魏之家,如其自視欿然,則過人遠矣。”

公孫醜曰:“伊尹曰:‘予不狎於不順,放太甲於桐,民大悅。太甲賢,又反之,民大悅。’賢者之為人臣也,其君不賢,則固可放與?”孟子曰:“有伊尹之誌則可,無伊尹之誌則篡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