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_第9章 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鹹丘蒙問曰:“語雲:大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舜南麵而立,堯帥諸侯北麵而朝之,瞽瞍亦北麵而朝之。舜見瞽瞍,其容有蹙。孔子曰:‘於斯時也,天下殆哉,岌岌乎!’不識此語固然乎哉?”孟子曰:“否!此非君子之言,齊東野人之語也。堯老而舜攝也。《堯典》曰:‘二十有八載,放勳乃徂落,百姓如喪考妣。三年,四海遏密八音。’孔子曰:‘天無二日,民無二王。’舜既為天子矣,又帥天下諸侯覺得堯三年喪,是二天子矣。”鹹丘蒙曰:“舜之不臣堯,則吾既得聞命矣。《詩》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濱,莫非王臣。’而舜既為天子矣,敢問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詩也,非是之謂也。勞於王事而不得養父母也。曰:‘此莫非王事,我獨賢勞也。’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誌。以意逆誌,是為得之,如以辭罷了矣,《雲漢》之詩曰:‘周餘百姓,靡有孑遺。’信斯言也,是周無遺民也。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

為不順於父母,如貧民無所歸。天下之士悅之,人之所欲也,而不敷以解憂;好色,人之所欲,妻帝之二女,而不敷以解憂;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敷以解憂;貴,人之所欲,貴為天子,而不敷以解憂。人悅之、好色、繁華,無足以解憂者,惟順於父母能夠解憂。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老婆則慕老婆,仕則慕君,不得於君則熱中。大孝畢生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

“但是舜有天下也,孰與之?”曰:“天與之。”“天與之者,諄諄然命之乎?”曰:“否。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罷了矣。”曰:“以行與事示之者,如之何?”曰:“天子能薦人於天,不能使天與之天下。諸侯能薦人於天子,不能使天子與之諸侯。大夫能薦人於諸侯,不能使諸侯與之大夫。昔者,堯薦舜於天而天受之,暴之於民而民受之。故曰:天不言,以行與事示之罷了矣。”“曰:敢問薦之於天而天受之,暴之於民而民受之,如何?”曰:“使之主祭,而百神享之,是天受之;使之主事而事治,百姓安之,是民受之也。天與之,人與之,故曰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舜相堯二十有八載,非人之所能為也,天也。堯崩,三年之喪畢,舜避堯之子於南河之南,天下諸侯朝覲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訟獄者,不之堯之子而之舜;歌頌者,不歌頌堯之子而歌頌舜,故曰天也。夫然後當中國,踐天子位焉。而居堯之宮,逼堯之子,是篡也,非天與也。《太誓》曰:‘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此之謂也。”

萬章問曰:“舜往於田,號泣於旻天,何為其號泣也?”孟子曰:“怨慕也。”

我極力種田,共為子職罷了矣。父母之不我愛,於我何哉?帝使其子九男二女,百官牛羊倉廩備,以事舜於畎畝當中,天下之士多就之者,帝將胥天下而遷之焉。

萬章曰:“‘父母愛之,喜而不忘。父母惡之,勞而不怨。’但是舜怨乎?”曰:“長息問於公明高曰:‘舜往於田,則吾既得聞命矣。號泣於旻天,於父母,則吾不知也。’公明高曰:‘是非爾所知也。’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為不如果恝。

萬章曰:“堯以天下與舜,有諸?”孟子曰:“否。天子不能以天下與人。”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