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_第8章 離婁下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孟子曰:“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雖有惡人,齋戒沐浴,則能夠祀上帝。”

孟子曰:“禹惡旨酒而好善言。湯執中,立賢無方。文王視民如傷,望道而未之見。武王不泄邇,不忘遠。周公思兼三王,以施四事,其有分歧者,仰而思之,夜以繼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曾子居武城,有越寇。或謂:“寇至,盍去諸?”曰:“無寓人於我室,毀傷其薪木。”寇退,則曰:“脩我牆屋,我將反。”寇退,曾子反。擺佈曰:“待先生如此其忠且敬也,寇至則先去覺得民望;寇退則反,殆於不成。”沈猶行曰:“是非汝所知也。昔沈猶有負芻之禍,從先生者七十人,未有與焉。”子思居於衛,有齊寇。或謂:“寇至,盍去諸?”子思曰:“如伋去,君誰與守?”孟子曰:“曾子、子思同道。曾子,師也,父兄也。子思,臣也,微也。曾子、子思易地則皆然。”

孟子曰:“中也養不中,才也養鄙人,故交樂有賢父兄也。如中也棄不中,才也棄鄙人,則賢不肖之相去,其間不能以寸。”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

孟子曰:“言無實不祥。不祥之實,蔽賢者當之。”

孟子曰:“博學而詳說之,將以反說約也。”

逢蒙學射於羿,儘羿之道,思天下惟羿為愈己,於是殺羿。孟子曰:“是亦羿有罪焉。”公明儀曰:“宜若無罪焉。”曰:“薄乎雲爾,惡得無罪?鄭人使子濯孺子侵衛,衛使庾公之斯追之。子濯孺子曰:‘本日我疾作,不成以執弓,吾死矣夫!’問其仆曰:‘追我者誰也?’其仆曰:‘庾公之斯也。’曰:‘吾生矣。’其仆曰:‘庾公之斯,衛之善射者也。夫子曰吾生,何謂也?’曰:‘庾公之斯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於我。夫尹公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庾公之斯至,曰:‘夫子何為不執弓?’曰:‘本日我疾作,不成以執弓。’曰:‘小人學射於尹公之他,尹公之他學射於夫子。我不忍以夫子之道反害夫子。固然,本日之事,君事也,我不敢廢。’抽矢,扣輪,去其金,發乘矢而後反。”

徐子曰:“仲尼亟稱於水,曰‘水哉,水哉!’何取於水也?”孟子曰:“源泉地痞,不捨日夜,盈科而掉隊,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苟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

孟子曰:“王者之跡熄而《詩》亡,《詩》亡然後《春秋》作。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一也。其事則齊桓、晉文,其文則史。孔子曰:‘其義則丘盜取之矣。’”孟子曰:“君子之澤五世而斬,小人之澤五世而斬。予未得為孔子徒也,予私淑諸人也。”

禹、稷當平世,三過其門而不入,孔子賢之。顏子當亂世,居於陋巷,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顏子不改其樂,孔子賢之。孟子曰:“禹、稷、顏回同道。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饑者,由己饑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禹、稷、顏子易地則皆然。今有同室之人鬥者,救之,雖被髮纓冠而救之,可也。鄉鄰有鬥者,被髮纓冠而往救之,則惑也,雖閉戶可也。”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