硨磲與瑪瑙,玫瑰琉璃珠,
未曾說汝等,當得成佛道。
若於郊野中,積土成佛廟,
道場得服從,我已悉知見。
此眾無枝葉,唯有諸貞實。
爾時,舍利弗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若人狼藉心,入於塔廟中,
深修禪定,得五神通。
扶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
告諸聲聞眾,及求緣覺乘,
照明佛法,開悟眾生。
見六道眾生,貧困無福慧,
“無上兩足尊,願說第一法,
鈍根樂小法,貪著於存亡,
則為已扶養,統統三世佛,
世尊何故,放斯光亮?
我等見此,得未曾有,
棄捨所習誦,廢忘不通利,
“文殊師利,諸佛子等,
諸增上慢者,聞必不敬信。”
歡樂無厭,求無上道。
我有便利力,開示三乘法。
獨處閒靜,樂誦典範。
爾時,彌勒菩薩欲自決疑,又觀四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諸天、龍、鬼、神等眾會之心,而問文殊師利言:“以何人緣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大光亮照於東方萬八千土,悉見彼佛版圖寂靜?”因而彌勒菩薩欲重宣此義,以偈問曰:
如是四眾等,其數有五千,
或以歡樂心,歌唄頌佛德,
本生未曾有,亦說於人緣,
如有聞法者,無一不成佛。
於三七日中,思惟如是事:
各各自相問,是事何人緣?
亦無貪嫉意,斷諸法中惡,
我即自思惟:若但讚佛乘,
入大乘為本,以故說是經。
以各種法門,宣示於佛道。
未來世諸佛,雖說百千億,
無問而自說,稱歎所行道,
我為佛宗子,唯垂彆離說。
世尊演說法,度無量眾生,
寶塔高深,五千由旬,
一一塔廟,各千幢幡,
又見佛子,心無所著,
以深心唸佛,修持淨戒故。
爾時,世尊告舍利弗:“汝已殷勤三請,豈得不說?汝今聆聽,善思念之,吾當為汝彆離講解。”說此語時,會中有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五千人等,即從座起,禮佛而退。以是者何?此輩罪根深重及增上慢,未得謂得,未證謂證,有如此失,是以不住。世尊沉默而不製止。
佛滅度後,扶養舍利。
當為如是等,廣讚一乘道。
諸餘眾生類,無有能得解,
為此諸佛子,說是大乘經。
但化諸菩薩,度脫無量眾。
琉璃玻璃色,斯由佛光照。
以是未曾說,說時未至故,
疇昔所習業,欲性精進力,
瞻察仁者,為說多麼?”
又諸萬億國,轉輪聖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