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悉無有,統統諸疑悔,
販肉自活,炫賣女色,
“文殊師利,雲何名菩薩摩訶薩行處?若菩薩摩訶薩,住忍辱地,柔馴良順而不卒暴,心亦不驚,又複於法無所行,而觀諸法照實相,亦不可,不彆離,是名菩薩摩訶薩行處。
從誰初發心?稱揚何佛法?
如虛空無邊,其福亦如是。
“佛說罕見法,昔所未曾聞,
諸有修功德,溫和質直者,
或與衣服,各種珍寶,
佛告文殊師利:“若菩薩摩訶薩於後惡世欲說是經,當安住四法:一者、安住菩薩行處及靠近處,能為眾生演說是經。
如三解髻,明珠與之。
俄然從地出,願說其人緣。
常在於此中,經行及坐臥。”
能住安樂,如我上說。
如有深心者,清淨而質直,
不信是經,則為大失。
諸佛身金色,百福相寂靜,
我滅度後,如有比丘,
是諸菩薩等,誌固無膽小,
若能行是行,功德不成量!
及比丘尼,好戲笑者。
爾時,世尊說此偈已,告彌勒菩薩:“我今於此大眾,宣佈汝等。阿逸多,是諸大菩薩摩訶薩,無量無數阿僧祇從地踴出,汝等昔所未見者。我因而娑婆天下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已,教養示導是諸菩薩,調伏其心令發道意。此諸菩薩,皆因而娑婆天下之下,此界虛空中住,於諸典範讀誦通利,思惟彆離,正憶念。阿逸多,是諸善男人等,不樂在浩繁有所說,常樂靜處,勤行精進未曾歇息;亦不依止人天而住,常樂深智無有停滯,亦常樂於諸佛之法,一心精進求無上慧。”
於諸佛世尊,生無上父想,
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表刹甚高廣,漸小至梵天,
其有諸菩薩,無量劫行道,
我亦為世父,救諸苦患者,
勿得有疑悔,佛智叵思議。
刀杖不加,毒不能害,
天衣千萬種,扭轉而來下,
常在靈鷲山,及餘諸住處。
佛得道甚近,所成績甚多,
無量百千萬,億載阿僧祇。
乃能演說,佛所讚經。
佛說是時,娑婆天下三千大千國土地皆震裂,而於此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同時踴出。是諸菩薩,身皆金色,三十二相,無量光亮,先儘在此娑婆天下之下,此界虛空中住。是諸菩薩,聞釋迦牟尼佛所說音聲,從下發來。一一菩薩皆是大眾唱導之首,各將六萬恒河沙家屬,況將五萬、四萬、三萬、二萬、一萬恒河沙等家屬者,況複乃至一恒河沙、半恒河沙、四分之一乃至千萬億那由他分之一,況複千萬億那由他家屬,況複億萬家屬,況複千萬、百萬乃至一萬,況複一千、一百乃至一十,況複將五四三二一弟子者,況複單己樂闊彆行!如是等比,無量無邊算數比方所不能知。是諸菩薩從地出已,各詣虛空七寶妙塔多寶如來、釋迦牟尼佛所。到已,向二世尊頭麵禮足,及至諸寶樹下師子座上佛所,亦皆作禮,右繞三匝,合掌恭敬,以諸菩薩各種讚法而以讚歎,住在一麵,欣樂瞻仰於二世尊。是諸菩薩摩訶薩從初踴出,以諸菩薩各種讚法而讚於佛,如是時候經五十小劫。是時釋迦牟尼佛沉默而坐,及諸四眾亦皆沉默五十小劫。佛神力故,令諸大眾謂如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