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明_第208章 河西走廊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

按照訊息,陝西的盜賊已經被曹文詔遣散,盜賊的首級或死或擒,已經分崩離析,李自成這才長出一口氣。

固然宋文不是嫡派,但宋文老成,戰役經曆豐富一些,馬有水固然出自親兵總旗官,算得上嫡派了,但他太年青,疆場經曆少,前次征服撒拉爾人的時候,差點出了題目,幾近將小命都丟了,一句話,固然有虎氣,有血性,但還是太嫩。

即便如此,現在的河西走廊,體量還是比李自成現在把握的西寧軍大很多,李自成如果要打他們的主張,也是不易。

古浪所境內的堡驛未幾,隻要鬆林堡、石峽關、泗水屯堡等寥寥數個,但這些堡驛都在古浪河以東,介於古浪河與邊牆之間,除了拱衛邊牆,首要還是保衛古浪河穀的通道,特彆是石峽關,傳聞最早築關的是大漢的霍去病將軍。

現在三川府附近隻要八百兵士,要將集合上風兵力,一舉拿下古浪所,看來得要馬有水、宋文合兵了,但他們二人都是百戶官,由誰做為主官,帶領此次戰役?

河西走廊固然封閉,但內部有山有水,滿足軍屯的前提,能贍養一多量兵士。

七日以後,李自成方纔從女校回到後衙,已是收到訊息,宋文已經拿下碾伯所,因是飛鴿傳書,訊息量並不大,詳情會有傳令兵專門送達。

古浪所的麵積不大,又與莊浪衛之間隔著分水嶺,應當附屬於涼州衛,但現在倒是獨立成所,不知是甚麼原因,或許當年設想衛所時,莊浪衛與涼州衛之間,多了一塊空位,總不能閒著,朝廷在此設立了古浪所,用於防護這一段邊牆。

流民流亡的方向,首要有三條:西南邊向,經蜀道入川;東南邊向,超越黃河,沿淆函古道進入河南洛陽;另有一處,就是直接東渡黃河,進入山西。

與古浪所極其首要的職位相稱,現在的古浪所,實際兵士達到五百人,在衛所兵士大流亡的景況下,這的確抵得上一個“衛”的兵士。

西寧軍占有莊浪衛的時候,相稱於衝破南麵的分水嶺,已經占有天時上的上風,宋文進入古浪所,相稱於在分水嶺以北獲得了必然的縱深,已經深切了河西走廊的南部。

甕中捉鱉。

彆的,李自成還給馬有水去了一封簡訊,叮囑他先得安設好三川府的事,特彆是被充作耕夫的數十撒拉爾人,彆的就是儘力幫手宋文,快速拿下古浪所,統統,以宋文為主。

全部河西走廊根據祁連山的走勢,大抵呈西北――東南走向,除了石羊河、討來河兩塊凸起的部位,根基上就是長方形,西為祁連山,東為邊牆,北麵是嘉峪關,南麵是祁連山的支脈拐出的分水嶺,後代稱為烏鞘嶺。

要想著全部河西走廊,還是太悠遠了,他現在體貼的是,古浪所現在已經屬於西寧,遵還是例,將設立古浪縣,縣城就是本來的古浪所,它坐落在古浪河西岸,應當有充足的淡水,隻要能出產糧食便行。

與李自成假想的完整相反,古浪所是一個相稱首要的衛所,因為境內有一條叫做“古浪”的河道而得名,令李自成稍感不測的是,這條滋養了古浪軍民的河道,竟然衝出了邊牆,終究流向東麵的荒涼。

不管盜賊是逃向山西、河南,還是西川,隻要闊彆西寧,便與西寧冇有直接的乾係,即便李自成想要挽救他們,也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現在的西寧,能夠自保已是萬幸。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頁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