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通大師道:“今早我命一龍到廟門口候迎兩位施主時曾向他交代,帶你們觀光一下敝寺,可曾觀光呀?”
三通大師嗬嗬一笑,手捋白髯,道:“方大人在欒江提案辯冤,懲腐治貪,早已傳得四方八鄰皆知,香客們上山進香,也都談得神乎其神,老衲天然有所耳聞了。”
方雲奇便講了本身與真武觀似曾瞭解之感,就教三通大師,大師卻笑而不答,隻道今後自見分曉。雲奇雖心中猜疑,卻也不便強問,隻得端杯品茶。
方雲奇頗感不測,道:“敢問大師,莫非傳聞過鄙人嗎?”
方雲奇笑道:“本日始知本來寺廟竟也將人分為三六九等。”
“彆的方麵?”方雲奇皺眉想了想,“就是站在廟門前,隻見群山萬壑俱在腳下,就象從飛機舷窗往下看一樣,上麵的河道、村落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方雲奇想起在贛北方鬥山鬥方寺的景象,便道:“那年我在贛北鬥方寺時,寺中主持曾對我講過與佛有緣的話,但因當時與倭寇惡戰期近,我哪故意機聽他說佛論禪,他卻一向追我到廟門,我當時還斥他無知昏僧,惑亂軍心。現在想起來,還真不該出此冒昧不敬之語。”
方雲奇大惑不解,三通大師又道:“你不但深具佛性,能見人所不能見,且從你的神采望之,施主與這武陵山真武觀恐怕也深為有緣啊!”
起起當時的景象,方雲奇心中確有些愧悔,不想三通大師聽完卻大笑道:“施主說得一點不錯,如此昏僧,那裡配與你談佛論禪呢。”
三通大師轉問陳寒秋:“這位施主可曾瞥見甚麼?”
穿過前殿,中間是正殿,供玄門元天大帝神像;正殿上又置沖天殿,較正殿高出數米,直接霄壤,上麵就有陳寒秋所雲燈火,至晚點亮,山下數十裡可見。
方雲奇不由喜不自勝,形於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