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童年_4、孵番薯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週六下午,待大人們都去“政治學習”的良辰一到,幾聲口哨,小火伴們便從家中溜出,從“奧妙洞”中取走地瓜,直奔“花果山川簾洞”。這是五老峰下的一處避風的岩窩,窩內有一汪流泉兩方細沙,四周馬尾鬆與相思林鬱鬱蔥蔥,直屬我們廈大“國光三樓區”兒童王國的天然樂土。一抵目標地,每人彷彿成了山的孩子,從衣兜褲袋裡奮力拔出大大小小的番薯,慷慨地擲地合堆,不分你我。接著便四下彙集枯枝敗葉,一個個比小螞蟻還要勤奮。糧草備好,便燃燒開張,而後越象放炸彈一樣,快手快腳地把地瓜投入火中,大家丁中還“轟轟”有聲。當然火勢常常不如人意,常常冇多久就隻見黑煙,不見紅亮了。因而英勇的“救火”事情開端了,無所害怕的小饞貓趴在地上,歪著頭鼓足吃奶的力量,對著冒煙的“熱點”奮勁地吹。一個被熏得滿臉淚灰捧首退下,另一個懦夫又迎煙而上,前仆後繼,直至枝堆裡又急地冒起勝利的火苗來。顛末一陣流汗墮淚的慌亂以後,岩窩裡的柴火煙味中湛出了另一種焦香,那是番薯與炭火的“飄柔二合一”呀!

“烤番薯大宴”到了序幕,眾火伴們開端打掃疆場,先伸出舌頭上舔下舔,把唇上的殘渣舔得精光;再取出小雞雞,把小肚中積了一下午的“人造番薯湯”,對準幾縷餘煙停止輪番“掃射”,(山林防火的認識很強哦)方纔高唱“日落西山紅霞飛,兵士打靶把營歸”,縱情班師。

添了新材草,又燃起幾陣絢麗的大火,這但是烤透“肥大的”關頭。當最後一縷火苗抖滅以後,眾火伴七手八腳鎮靜地揚起鋪天蓋地的沙子,把方纔炊火之處蓋得嚴嚴實實,緊接著便一擁而上,鋼鉗鐵爪似地把滾燙的“寶貝”從餘燼中取出來,二話冇說便撕掉焦黑的外皮,把急不成待的小嘴湊向金黃的甘旨。火伴們一邊吃一邊相互做著鬼臉,個個樂得尤如“花果山”的美猴王普通。

“孵呀孵,孵番薯”,這令人歡樂鼓勵卻又分秒難過的豪情時候,小手在伸伸縮縮中躍躍欲試,小嘴中更有吞嚥不儘的口水!顛末三言兩語的合計,火伴們分歧同意先從火堆中撥出幾條最小的解饞。因而那7、八苗條得如同雞腸普通的地瓜根在世人的“香呀”、“好料呀”的讚歎聲中,傾刻便塞了牙縫。

我出世在都會裡的書香家世,卻具有如此鄉野的回想,那滿是因為廈大阿誰“都會裡的村落”,天然是值得向標緻的女同事們幾次誇耀的!有一回登山活動,我特地領著大夥兒從“花果山川簾洞”走過,指導著當年烤番薯的汗青遺址,對勁地說:“那是我6歲時第一次便宜點心的廚房!”接著便開端大講特講本文前麵的描述了。不過在家中我可噤若寒蟬,當兒子對我小時候從何嘗過甚麼“美美蝦條”、“巨無霸漢堡”深表不幸時,我卻從不敢把烤地瓜的高傲泄漏半點,啟事很簡樸,本身小時候再玩皮,卻總要求本身的兒子規端方矩,這或許是當代國人一種無可何如的通病吧!。

番薯,又叫地瓜、紅薯、山芋、番薯等等,芳名何其多也,“孵番薯”就是“烤地瓜”,是閩南隧道的說法,我與孵番薯的羅曼史能夠一向追溯到影象初端的童年。

您也有“孵番薯”的羅曼史嗎?如果冇有,從速吃一條,多少彌補上此人生幸運的一課!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