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傳萬裡_第四十三章 再見韓棒槌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錢兄也曉得春滿閣,莫不是之前曾去過?”劉景笑的有些莫名其妙。

趙彥此時的身份是民,而韓文是官,按禮法的話,趙彥應當對韓文行膜拜禮,趙彥固然清楚,卻用心裝胡塗,隻揖首道:“後學末進深州趙彥,拜見府尊。”

幾小我正自笑談,內裡車把式的聲音傳了出去:“幾位公子,恒升堆棧到了。”

真定城周長二十四裡,城高三丈二尺,厚三丈,設東、西、南、北四座城門,每座城門設內城、甕城和月城三道城垣,出入城要顛末三道城門,其內屯兵比西安府與南都城還要多,說是城,實在稱之為堡壘要塞更加安妥,足見其此時在明朝政治、軍事上的首要性。

趙彥也故意去拜見一下韓知府,趁著府試還未開考與其‘聯絡’一下豪情,不過如果去的話最好是單身一人,以免人多勢眾引發旁人的重視,此時既然李循開了個頭,他也忙道:“臨行前王員外曾讓我來府城後替他送一封手劄與朋友,現在時候還早,手劄就在身上,小弟與李兄一起解纜,入夜前必定能趕返來。”

趙彥繞過照壁來到了前門,他冇敢帶禮品,隻在路大將本身抄襲自後代的那首名為《正定府》的詩,借了紙筆後寫在紙上帶了過來。

“鼻子上麵一張嘴,如果不明途徑,小弟尋小我問問便可,何況那處所與我們所居的堆棧離得並不遠,劉兄無需擔憂。”趙彥婉拒道。

劉景等人此行並未帶侍從,隻是提早半個月打發人在府城的恒升堆棧定下了幾間上房,現在隻需在櫃上報上名號便可。

“非也,非也,鄙人隻是敬慕大名久矣,就算劉兄不說鄙人也會去見地見地的,畢竟內裡的女人們總有些難言之隱,鄙人秉承醫道仁愛之風,恰好前去為其解厄。”錢良才笑的非常欠扁。

“好詩……趙兄派頭不凡,此詩必將留名青史。”張文淵固然比趙彥大三歲,不過他為人謙遜,平常都是稱呼趙彥為兄,此時聽到趙彥這首詩,情不自禁雙手一拍,大聲讚歎。

張文淵是個好孩子,到了此時還不明白兩人說的是甚麼意義,待趙彥為其解釋火線才貫穿,以後其神采似有所動,彷彿很想去見地一番。

俗話說閻王好見小鬼難纏,有‘禮’走遍天下,無‘禮’寸步難行,這句話通行古今,實在是至理名言。

“哈哈,劉兄這話說得風趣。”李循與錢良才也點頭說道。

錢良纔會心道:“劉兄說的這個好處所莫不是春滿閣?”

這年代的馬匹就相稱於後代的法拉利,等閒人家都是養不起的。劉景與李循家裡倒是都有馬車,隻是略顯狹小,盛不下幾小我,是以幾小我湊了點錢,在州城車馬行裡雇了一輛寬廣的馬車,這車把式送完幾人後還要歸去,幾小我考完府試回深州的時候再彆的雇車。

“那是天然,差大哥通傳時,隻說當初衡水鴻賓樓中曾與大老爺有過一麵之緣的少年求見便可。”

吃飽喝足後,趙彥與李循一併告彆世人,走出酒坊後一往東去,一往西行。

趙彥尾跟著那名衙役自側門而入,先是通過一道長長的甬道,而後穿過儀門,又繞過戒牌坊與府衙大堂,最後纔到了後衙的外宅門前,不過韓知府不是在起居之地訪問趙彥,而是在後衙中間的官署當中。

劉景道:“無妨,那春滿閣比及入夜纔會開門,李兄隻需儘早與我等會晤便可。”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