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孔炤麵上平靜自如,心中卻極是不安。
(求月票莫非又要老雷開單章?)
“休去管那些……我們策應好高大柱便可,楊副總兵、羅參將可曾返來了?”
他們定計以後,羅汝才便親領雄師向前。在全部賊軍當中,張獻忠現在權勢最大,三十餘萬人裡,他占了近三分之一,有十萬眾,而羅汝才、革裡眼和老回回氣力次之,羅汝纔有五萬餘人,革裡眼和老回回各有四萬,其他左金王賀錦、爭世王劉希堯、亂地王藺養成等,各有二三萬不等。羅汝纔有五萬人,天然用不著親為前鋒,便派了一名部將為先,諸家儘是如此,合起來有兵三萬,在斥侯帶領下便向著湖廣軍去了。
這二人是指湖廣副總兵楊世恩與荊門參將羅安邦,都是方孔炤從諸將中簡拔出來英勇敢戰者。
他身側一少年將軍頓時挺身而出:“父王,孩兒願往!”
為首的便是紀燕,當初的少年,在短短的三年時候裡便已經生長成了青年,十八歲的紀燕,將他父親紀循的鐵匠身板擔當了下來,虎背熊腰,個頭之高,僅次於齊牛,與高大柱相稱了。
“俞南海雖是名聲在外,卻也是因人成事,在南直隸是靠著史可法,在京畿是藉著劉景耀,雖是屢戰屢勝,但我料其年青,必為朝中大員所妒。自古以來,未聞有秦檜在朝而嶽飛可建功於外者,大王儘管放心,隻怕他不會給我們報仇的機遇了。”
張獻忠嗬嗬笑了兩聲,然後看了看四周:“誰願為我前鋒,破此官兵?”
“我擔憂甚麼,不過是擔憂你們罷了!”
“軍門,不知熊總理能不能及時趕到。按理說,他應當銜尾跟著獻賊。”他身後一個幕僚低聲道:“或者據城自守?”
這二人被他遣去再招兵馬來。孔殷之間,怕是趕不到的。現在。統統就隻能靠高大柱了,但願他能帶著五千湖廣兵,擋住獻賊的腳步。
“既是如此,曹操,革裡眼,老回回,你們三位就先請,文禮領兵與三位一同前去,你們看如何?”
俞國振既然向登萊兵派了參謀團,就不成能不向湖廣軍派參謀團。不過這個參謀團是以他派給方孔炤仆人的身份呈現的,而方孔炤也不知是出於甚麼目標,真將這五十人當作了本身的仆人,不將他們分遣到各軍去。
楊嗣昌得崇禎信賴,被奪情從丁憂中直接拔為兵部尚書,勾連宮中內監,得知崇禎對熊文燦有好感,便搶著保舉了熊文燦。這件事情,方孔炤並不曉得,但貳心中估計,楊嗣昌現在也是騎虎難下了。熊文燦一昧招安的方略,與楊嗣昌的剿賊方略較著有不同,可若此時再罷熊文燦。豈不是顯得他出爾反爾用人不明?
張獻忠按著劍柄,神情極其凶厲,盯動部下一人問道:“你肯定?”
“放心,我可不是霍彥……不過大柱哥,此戰你籌辦如何與敵比武?”
“獻賊不是鄭芝龍,熊文燦撫得一鄭芝龍,便想著甚麼題目都用招安。如果獻賊那麼好招安,還輪得著他來?”又一幕僚道,語中對熊文燦極是不客氣:“也不知楊兵部是甚麼意義。竟然用了這等人物!”
故此,高大柱出來時,身邊便跟著這五十人中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