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類景象之下。方孔炤唯有死死抓住殘剩的這五千人不放。同時從速再征調各地民壯。此次獻賊渡江,他自知冇法到處設防,唯有在弄清楚獻賊渡江之所後,再想體例突襲之。
“徐智囊這話……是何意義?”有人便問道。
接到流寇前來迎擊的動靜,高大柱心中多少有些不安。
爭著去的乃是張獻忠義子李定國與部將白文選。在孫可望身後,張獻忠更加重視對本身義子和帳下年青將領的培養,李定國、劉文秀、艾能奇和白文選是以脫穎而出。張獻忠見他們奮勇搶先,心中頓時歡樂:“世人都說俞南海能練兵,帳下少年虎衛個個都是人傑,我之義子,亦不減色於他!”
他也想給高大柱更多一些兵,但派出的五千前鋒,就是他目前能調用的最精銳的軍隊了。他比史可法要無能很多,上任以後,終究練出了兩萬不足還算過得去的兵馬,是以在這一年多的時候裡,張獻忠一向在他手中冇占到甚麼便宜。但是現在代替盧象升總理諸省軍務的是熊文燦,此人一意主張招安,帶了三千廣`東兵北上,方孔炤拜見他時,他又從方孔炤這“借”走了五千湖廣兵,然後又找史可法要了左良玉……總之,將精兵強將都收到了本技藝中。並且在批示上,他也乏善可陳,張獻忠上半年縱橫南直隸時,他剛上任,聽了張國維的要求又從湖廣調了五千兵去助防徽`州,製止獻賊渡江赴江南,而當張獻忠把鄖陽巡撫陳良訓逼得困守愁城時,熊文燦又抽調五千湖廣兵前去援助,成果給張獻忠打得落花流水,他本技藝下廣`東兵與左良玉乃至內鬨。
“據城自守……熊總理正愁冇有藉口呢。”另一個幕僚點頭:“他一心要撫,軍門卻主張剿撫並用以剿為主,前幾次都手劄喝斥軍門,如果自守不戰,少不得要被他在朝廷參上一本。 ”
“是湖廣兵?”
“休去管那些……我們策應好高大柱便可,楊副總兵、羅參將可曾返來了?”
楊嗣昌得崇禎信賴,被奪情從丁憂中直接拔為兵部尚書,勾連宮中內監,得知崇禎對熊文燦有好感,便搶著保舉了熊文燦。這件事情,方孔炤並不曉得,但貳心中估計,楊嗣昌現在也是騎虎難下了。熊文燦一昧招安的方略,與楊嗣昌的剿賊方略較著有不同,可若此時再罷熊文燦。豈不是顯得他出爾反爾用人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