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好女婿_第403章 兵發東台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三千人的步隊護著二十條糧船,沿著運鹽河往東台而去。

不過這夥暴民人數很多,又占有了縣城,想打下來還得好好籌齊截番。畢竟本技藝下就這一千二百人,如果攻城的話人數底子不敷,更彆說也冇有攻城的東西。

但是對李成棟來講,如許的話也意味著把功績拱手讓出,是他所不能容忍的。如果能趕在蕭冰達到之前攻陷東台,那統統的功績都是本身的!想到這裡,李成棟的心熾熱了起來。

不過該如何攻陷東台呢?李成棟在內心細心的策畫著,垂垂的有了主張。

至於東台城外,再無其他的強盜,更無強盜的駐軍,想必統統的強盜都入了城。

而麵前,就有一個很大的機遇擺在麵前,暴動的灶戶圍了東台縣,如果本身能仰仗左哨之力就安定暴動,那必定會在平南侯的眼中大大的加分。

蕭冰得令後,立即帶隊解纜,以李成棟的左哨為前鋒。

一哨有兵士一千二百人,利市下兵士人數來講,已經不比當初在高傑部下當參將時少,這點李成棟還是很對勁的,這讓他也對將來的前程充滿了神馳。在他看來,平南侯陳越能給本身機遇重新領兵,並不是一味的任人唯親,隻要有才氣必定會脫穎而出。

當然,也不是統統的處所都有大的動亂,畢竟對大部分灶戶鹽民來講,隻要有口吃的還不至於鋌而走險。而鹽區灘塗葦蕩漫衍,更是接遠洋邊,弄些魚類充饑也很輕易。再加上另有浩繁鋌而走險的私鹽估客,不吝冒著殺頭的罪名運送糧食到鹽區換鹽。

以是,實在動亂並不算太大,因為三大鹽商停止收鹽的時候並不是太久,但是因為兩淮鹽區對大明實在太太首要,直接牽涉著官府和朝廷的神經,雖有小亂也立即激發了動亂。

李成棟當初跟著高傑時已經做到了參將,投降平南軍今後卻被剝奪了兵權編入了教誨營。若不是已經無路可走,李成棟底子不肯留在平南軍中。他是陝人,一起流浪到了南邊,主將高傑又已經戰死,實在是無家可歸無處可去。

顛末一番刺探以後,李成棟曉得,東台縣已經於兩日前淪陷,據聞是盜匪事前派了一夥兒灶戶入城為內應,然後在攻城時內應們俄然反叛,使得守城的兵丁和衙役們一陣大亂紛繁崩潰,東台縣就如許淪陷。東台縣令不甘落入匪手,自刎身亡,其老婆跳井殉葬。

幸虧,固然冇了兵權,平南軍的報酬倒是不差,炊事管飽餉銀給足,這也是讓他能夠留下來的啟事。

厥後平南軍跟著陳越來到了揚州,幕府建立,李成棟被調入了參謀司直到新兵體例成營才被派出在蕭冰部下當左哨哨長。

因而,李成棟催促動部下一起疾行,三百餘裡的路程隻用了三天多就走完了。均勻一天走一百裡,對於這個年代的軍隊來講,這速率實在不慢。

陳越派出了蕭冰的新虎帳立即救濟東台,號令蕭冰務必擊敗漫天風挽救東台城。

兩淮地區水網密佈,在本地鹽區更有專門開挖的運鹽河,平南軍新軍沿著河道水路並進,向鹽區進發,有大量的運糧船伴同一起,每條船上都有四海商行專門派出的賬房。

淮安揚州兩府,北起海州南到通州近兩千裡的間隔,就是所謂的兩淮鹽區,占空中主動廣。平南新軍固然十個營三萬人,放在這麼大的地區中底子不顯眼。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