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微官_第三十六章 一現強軍知百年 首頁

字體:      護眼 關燈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

第二日淩晨,遼東經略以下遼陰文武駐軍,以及數十萬百姓,在東門虎帳外肅立無聲。眺望大營內鐵甲林立,旗號招展,沉寂肅殺,無邊無邊。營外大片空位中心,兩人高的點將台上,旗杆孤聳,直入雲端。

沈重無法放開秦邦屏,拱手說道:“雖不能與將軍聯袂,但你我一見仍舊,也要勸將軍一二。今後交戰當細心衡量,若要死戰搶先留退路,不成顧前不顧後,不成輕信文官,致麾下步兵於死地。”

俄然,號角再次吹響,倒是降落悲鳴,聞之慾哭。大營內走出一片紅色陸地,兩千士卒素甲白盔,高舉著無數白幡,陣列而出。

沈重謝過熊廷弼等遼東文武的慶祝,回身揮手喝止定邊軍,大聲喝到:“升定邊軍軍旗,宣定邊軍成軍!”

一萬白幡,圍在點將台四周,密密麻麻,仍如生前點將排兵,陣列而立。數十萬遼陽軍民被轟動,被打動,被傳染,被鼓勵,情感被完整撲滅欲要激昂而吼怒喝彩時,號角齊鳴,軍鼓共震,殺氣滿盈,赫赫沖天。

“功未成!”

特彆是萬軍當中,護擁的四千傷殘士卒,一片紅色,在玄色雄師中更是惹人奪目,趾高氣揚。他們或是相互攙扶,或是被人揹著,或是被人抬著,或是如瞽者一樣被人牽引。一個個毫不悲傷泄氣,反而鬥誌昂揚,聲音宏亮。

沈重對馬成說道:“馬總兵,派人護送傷卒出關回家,令定邊軍開赴,全軍奔赴鎮江!”

秦邦屏是個實誠人,打動之餘卻不肯朝秦慕楚,連連稱謝推讓。沈重將秦邦屏的手抓得更緊,樸拙說道:“遼東文武論資排輩,又皆是高高在上,輕視爾等偏僻部族。與其逃亡在前,功賞在後,何不在我麾下來得痛快。即便不為你本身著想,也當為三千子民的前程考慮。你若入我麾下,必視如手足,餉銀更加,一應軍資從優,能戰則戰,不能戰則遁,不使石柱子民白白流血。如何樣,秦將軍,你再考慮考慮,甚麼,你現在隻是一個都司僉書,來我這裡,京營參將、批示使你隨便挑一個,我包管說到做到,不打扣頭。”

瞧著熊廷弼再一次如遭重擊,沈重不忍道:“手劄中可有宣泄不滿、斥責人非之舉,是不是不聽我勸,又獲咎人了。你看看我,賢明歸於天子,大功歸於內官,俯身肯做小,銀錢能擺平,多麼清閒安閒,進退自如。我雖為朝臣文人所鄙薄,但是天子近臣為背景,武備軍庫我家開,海陸運輸先重我,怎不使我笑暢懷。你熊大鬍子既然分得清遼東輕重,那對與錯、是與非又何必斤斤計算。”

“定邊軍!”

殘兵擺佈彆離是青衣工匠民夫,法度狼藉,卻精力抖擻,聯袂前行,高歌大進,不讓軍旅。工匠營後是數百門炮車和火箭車,浩浩大蕩,一往無前。

“中原萬載兮…”

“勿使黎庶百姓兮…”

第一波白浪剛捲起沉重,第二波白浪又捲起寂靜,第三波乃至數十波帶來的悲壯,讓數十萬軍民動容。數十股白浪前後照應,見首不見尾,白浪中出現點點黑字,恰是遼陽會戰中陣亡的英魂。

俄然鼓號齊止,亞曆山大大帝之歌,從定邊軍大營四周響起。鐵甲橫流,鐵騎如潮,從四周虎帳出口湧出,緩緩前行,直奔校場。一萬五千定邊軍步兵,五千馬隊,列成百個方陣,齊聲吟唱,捲起沖天的豪氣,踏起蒼茫的塵煙。矛革相擊,颯然有聲,歌聲豪放,氣勢無邊。

加入書架我的書架

上一章 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