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嘯,你且說下去,為甚麼你說我集結雄師到錦州後,這韃子便已拜彆?”祖大壽用一種和緩的語氣,向李嘯扣問。
祖大壽笑了起來,接著說道:“當然,畢竟你在軍中職位寒微,這等首要軍議,縱有讚宇之薦,本帥還真不籌算讓你來。隻是,就在上午,本帥收到了韃子射來的箭書,這才讓本帥下了決計,派出哨騎去喚你過來。”
李嘯入得議事廳內,敏捷就看到,總兵祖大壽隻是坐在上座左邊,正中的位置,倒是一名頭戴玉帽珠烏紗帽,身穿一件胸口繡著錦雞方形補子大紅團領衫,腰繫素玉帶的正二品文官,正神情嚴厲地鮮明在坐。
李嘯告謝入坐。
“對對,還是夏副將有膽魂有豪氣,就是該這般做!我等遼東將門,恰好能夠此戰中篡奪功名,整天隻是守城,倒是憋屈得慌。”
那夏承德亦是黑著臉,頭扭向一邊,看不到他的神采。
“好個李嘯,你果然冇讓本帥絕望!有你這般勇將應戰,實實大振我大明官軍之士氣!”
“卑職鹵莽癡頑,武技粗淺,敢勞祖副將這般力薦,倒是忸捏。”李嘯聞得此言,心下不覺一驚。卻冇想到這個祖大弼,對自已印象這般好。
“來人!將那韃子射來之箭書取來!”祖大壽扭頭喝道。
見得巡撫與主帥沉默,上麵的各名將領頓時活潑起來,紛繁發聲附和夏承德的做法。
李嘯等人一到錦州,便有軍士來驅逐。李嘯讓一眾飛鷂子下去歇息,他自已則跟著帶路的軍士前去祖大壽總兵府議事廳。
出乎夏承德預感的是,巡撫方一藻卻冇有開口說出同意之話,竟轉頭對一向一聲不吭的李嘯問道:“李嘯,那大弼既保舉你前來,想必對你非常體味。本憲閒話不敘,就想問你,夏副將所說,從寧遠等地調兵到錦州與韃虜決鬥之事,你覺得可否?”
“本將聽聞,爾明國有一將李嘯,其人很有勇力,殺得我大金哨騎多人。本將成心,想與李嘯單挑一戰,若此人能勝我,本將當放回擄得明國百姓300人,覺得應戰之謝禮。爾等敢否,但請速回!”
“大人,李嘯身為大明官軍,殺敵報國,自是分內之事。巡撫大人謬讚,李嘯何故克當。”
“哼!甚麼東西,聽得巡撫大人問話,便不知自已吃幾碗飯了,這般胡沁,真真嘩眾取寵!。”
。。。。。。
讓李嘯冇想到的是,未等他參拜方一藻與祖大壽,廳內一眾將領的竊保私語,便傳入他的耳朵。
李嘯遐想到此人厥後的賣主降清之舉,現在卻在這裡這般慷慨激昂,內心很有些五味雜陳,這汗青,未免太弔詭了些。
“好!本帥同意,便如李把總所說。卻不知李嘯你要何時與那阿山比武?”祖大壽一臉笑容地問道。